濒危物种湟鱼遭盗捕 26岁志愿者拆解渔网时遇难
在娘吉本的追悼会上,其生前好友在纪念簿上签下姓名,寄托哀思,记忆永存 摄/法制晚报记者 刘畅
带给室友无限欢乐的吉他犹在,主人娘吉本却已不在人世 摄/法制晚报记者 刘畅
章雾(左)凝视着好友娘吉本坠湖身亡的地点,伴随着浪花,期待着那个熟悉的身影奇迹般地出现 摄/法制晚报记者 刘畅
追忆起和娘吉本在大学里的那些往事,校友索南多杰(中间)怅然若失 摄/法制晚报记者 刘畅
法制晚报讯(深度记者 张恩杰)
核心提示
近日,生长在中国最大的内陆咸水湖——青海湖中的湟鱼进入洄游产卵的高峰期。这一维系着青海湖流域生态安全和生物多样性的濒危物种,在漫长的洄游过程中也时刻面临着被盗捕者非法捕捞的危险。
对此,一支由民间力量组成的湟鱼保护志愿服务队则分散在青海湖周围,细心地守护着湟鱼,与盗捕者展开生死较量。26岁的藏族青年娘吉本便是这数百志愿者当中的一名。就在最近,他因拆解盗捕者布下的渔网,不慎坠湖身亡。
不幸发生后,当地政府及时慰问了其家属。并将其为志愿服务而献身的事迹上报上级政府,等待着审核,为逝者争取荣誉称号;同时就此开展打击违法捕捞湟鱼专项行动,收缴渔网213盘,湟鱼500余斤。
发现盗捕者 娘吉本驱车追赶十余公里
7月2日上午,乌云笼罩着天际,细蒙蒙的雨丝飘洒在青海省共和县江西沟乡的牧场里。车子颠簸在泥泞不堪的村道上,两边金灿灿的油菜花开得正艳;紫红色的马兰花零零星星地分散在绿草丛中,渗透着晶莹的露珠,散发着泥土的芳香。
在该乡大仓村一社,61岁的中共党员、老村长西毛太弓着身子,从屋后的帐篷走了出来,此时他刚刚忙完儿子娘吉本的丧事。看到屋里来了客人,他一脸憔悴地迎了上来。来者是一位他的本家姐姐。这位较为年长的妇女一进门便抱住坐在炕沿上的西毛太妻子力毛咖痛哭起来,随后又主动亲吻西毛太的脸颊,以示哀悼与安慰。
桌子上摆放着酥油灯、奶茶、苹果,还有油饼。一切暂归于平静,力毛咖轻轻地抚摸着儿子的遗像,久久地凝望着;西毛太则细心地翻阅着娘吉本生前所写的诗词,思绪停留在七天前的那个下午。“他说有鱼贩子在湖边拉了渔网,非法捕捞湟鱼,他要去拆解这些渔网;还说等回来后,给我和他阿妈做糌粑吃。可惜,这一去,就再也没有回来……”西毛太情绪低落。
据娘吉本的好友朋毛当周回忆,6月25日下午7时左右,他和娘吉本在位于江西沟乡莫热村湖边,发现几个非法捕捞湟鱼的可疑人员。“他们将一辆红色皮卡车停于湖边后,从车厢里取出打气筒,给汽艇充气。这一举动被我们发现后,他们没有再好意思掩饰,承认将汽艇驶向湖中捕捞湟鱼。”
朋毛当周表示,他们当场拨通了当地村委会的电话,村支书多杰扎西说,先不要打草惊蛇,在此蹲守静观其变。此时,天色已黑,完成收网工作,准备回到莫热村湖边的鱼贩子发现情况不对,随即驾驶汽艇开往大仓村四社方向,并将捕捞到的湟鱼转移到在此接头的红色皮卡车上。该车车牌号被光盘遮挡,载满湟鱼后,突然掉转头从湖边向元者村方向驶去。娘吉本发现后,随即和朋毛当周驾驶摩托车围追堵截。半路上,皮卡车乱撞铁围栏,并不时扔出捕获的湟鱼,扰乱娘吉本等人的视线,致使其追赶十多公里,最终没有追上。
拒绝私了 志愿者将载鱼车上交乡政府
直至深夜11时30分许,一辆银灰色皮卡车出现在此非法捕鱼点。这辆皮卡车车厢内装有一个给汽艇打气的气筒、一件大衣、几双鞋子、一个望远镜,还有一个夜间采光使用的头灯及渔具。该车司机称,自己来此处是为了等待正在青海湖捕捞湟鱼的哥哥,所有的事情要等哥哥来了再说。他还告诫娘吉本及其同伴,不要将此事告诉村委会,并称给他们一些钱私了。娘吉本等拒绝私了,最终该车被巡查村民扣押,于次日交给江西沟乡政府。
6月26日上午10时许,村支书多杰扎西带领朋毛当周,娘吉本等护渔志愿者到乡政府了解情况,当地司法所、派出所、渔政部门均表示将大仓、莫热作为重点全面清查,开展一次大规模执法行动,并严厉打击群众反映强烈的违法捕捞湟鱼人员。
拆解渔网 下水时不慎溺水身亡
当日下午,娘吉本等5个同伴再次来到湖边,准备将非法捕捞青海湖湟鱼的证据拍摄下来。晚上8时许,他给朋友章雾打电话,“我已经拍到了非法捕捞湟鱼的确凿证据了,图片和视频俱全。”章雾随即回应说,“我现在马上来接你吧!”娘吉本仍和往常一样开玩笑说,“不用你来接,我自己能马上到。”将要离开的时候,他发现湖面上还漂浮着几个大的空塑料瓶(注,塑料瓶是夏季常用于非法捕捞湟鱼的工具)。对此,娘吉本下水拆解渔网并主动将手机交给朋毛当周说,“要拍摄,这个需要证据的。”
此时的湖面显得非常平静,没有波浪。当地人说,平常这样的情况下,下湖走100多米不成问题,可偏偏这个晚上,娘吉本只走了20多米,水位便达到了胸口处。在快要拿到渔网的时候,却突然沉了下去。同伴们慌忙下水施救,联手将落入水中的娘吉本抱上岸边。
在沙滩上进行简单的人工排水后,看着娘吉本面色苍白不见好,同伴们赶紧驾驶摩托车将其送到当地卫生院,当时只有两位女大夫值班。她们看了说没有办法,同伴们又赶紧将娘吉本转送至海南州医院,此时,距离事发已过去一个多小时,医生告诉娘吉本的同伴,其心脏停止了跳动,已无生命体征,被宣告死亡。
“当时听到这个消息,犹如晴天霹雳,简直不敢相信,那么一个活脱脱的,爱说爱笑的人顷刻间永远地离开了我们。”凝望着娘吉本寝室的床被,还有那把带给室友们无数欢乐的吉他,章雾不无伤感地说道。
当地政府前往慰问
据江西沟乡政府通报,娘吉本的遗体被运到火葬场时,县公安局也派人赶到,做了相关笔录,当时的摄像资料也随即交予公安机关。乡政府领导在向县、州政府汇报情况的同时,也来到逝者娘吉本的家中,慰问其家属;6月28日,青海省渔政部门和共和县政府也派人前来慰问。
通报中还提到,当地渔政部门在6月27日至28日在江西沟乡区域开展的打击违法捕捞湟鱼行动期间,收缴渔网213盘,湟鱼500余斤,并对本次事件中,大仓村两个参与围堵偷捕的人员及村民举报的大仓村农业点村民季某云、宋某胜进行调查,经调查未获取有力证据,加之季某云、宋某胜两人拒不承认6月25日到青海湖进行偷捕湟鱼的行为,难依法处理。
对于上述情况,江西沟乡长叶太加在接受《法制晚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逝者家属要求赋予娘吉本本人相应荣誉称号,严厉打击捕捞贩卖湟鱼的不法分子。这两个要求他们都已经上报州政府,正在申报落实当中。
相关链接
青海湖湟鱼成长史
青海湖是维系青藏高原东北部生态安全的重要水体,不仅是控制西部荒漠化向东蔓延的天然屏障,也是区域内最重要的水资源和气候调节器,其生态地位极其重要。湟鱼是青海湖水生生物——鸟类——草原复合生态共生体系中的纽带和食物链的重要环节,在青海湖整个生态系统中处于核心地位。
上世纪50至70年代,由于过度捕捞,青海湖湟鱼资源量急剧下降,导致复合生态共生系统食物链的断裂,对整个生态系统构成重大威胁。为保护青海湖湟鱼资源,修复青海湖复合生态功能,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青海省政府先后5次实施封湖育鱼。其中最近的第五次,2011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实施零捕捞政策。
通过多年来加强青海湖渔业资源保护和实施人工增殖放流双管齐下,湟鱼资源蕴藏量从2001年的2592吨增加到2014年的45000吨,13年中,湟鱼已经增加17.4倍,达到原始蕴藏量的14%,湟鱼群体数量得到逐步恢复。特别是自2002年开展湟鱼增殖放流以来,每年向青海湖投放鱼苗700万尾,现已累计向青海湖投放湟鱼鱼种8350万尾。
随着湟鱼数量的增多,也使青海湖的生态环境有所改善,目前湖泊水位比2001年升高90厘米,湖泊面积增大250平方公里。鸟类数量也从2000年的164种、5万只增加至212种、30余万只。
【盗捕湟鱼 一夜赚20万元】
法制晚报讯(深度记者 张恩杰) 值得一提的是,娘吉本不慎遇难的消息传来,再度引发社会对于湟鱼保护的关注。
据公开资料显示,湟鱼是青海湖特有的物种,学名裸鲤,2004年被《中国物种红色名录》列为濒危物种,目前为国家级二级保护动物。虽然湟鱼一年才长一两,个头不大,但是对于偷捕者来说却是利润颇丰。
盗捕团伙 一晚上撒下几百张“绝户网”
记者走访青海当地的一些农贸市场时发现,湟鱼市场价30—40元/斤。而在青海湖鸟岛附近的一家餐馆,店主很神秘地向记者推荐未列入菜单的清蒸湟鱼。她称由于湟鱼是国家级保护动物,所以餐馆不敢明目张胆地将其列入菜单中,只能私下和有兴趣品尝的食客交易,并称一碟230元。其还极力游说记者,“既然来到了青海湖,就要一定品尝一下湟鱼,这样才不枉此行。”记者以不喜吃鱼为由,婉拒了店主的游说。
而据青海湖环保人士邵文杰透露,“一个十几人的偷捕团队,一晚上能下几百张网,每张网上能有10到50条左右的鱼,这样一个晚上就能赚取近20万。”长期从事拆除非法捕捞湟鱼渔网的志愿者南加则表示,“这些年我们拆掉的渔网有上万个,时间越长,网上的鱼越多,一个网放上三四天,上面能有300多条鱼。”
据介绍,通常情况下,非法捕鱼者将自己的渔网撒入湖水中,同时渔网的一头连接一根足够细长和结实的绳子。这根绳子系在一个空塑料瓶上。任凭湖水拍到,湖风吹过,这个空瓶子一直悬浮在湖面上。这是一种简易粗糙的捕鱼方式,一方面非法捕鱼的人不用白天一直出现在捕鱼点,这样很大程度上就避开了护渔人的怀疑;另一方面又为他们晚上收网前期准备工作留有充足的时间。
每年的冬天,面积4583平方公里的青海湖结冰后,是盗猎者最猖狂的时期。他们从四面八方赶来,趁着夜色,利用俗称的凿冰器在冰面上凿开一个洞下网,渔网的细密度足以使一两重的鱼苗都不能逃脱。这样等过几天收网,能捕捞大量湟鱼。
“他们所使用的拉网机里面装着十多个1号电池。这些电池废旧后被任意抛在湖面上,对于湖水造成了很严重的污染。为此,我们在拆解渔网的同时,也会捡拾这些废旧电池。”南加如是说。
对此,南加认为,青海湖面积很大,在共和县、刚察县和海晏县交汇处。政府在监管方面存在着很大困难。
由此给一些交界地带留下利益寻租的灰色空间。为此,他建议三地政府部门在加大打击非法捕捞湟鱼力度的同时,也加强区域协作,联动执法,齐心协力来保护青海湖的生态环境。
生死较量 志愿者曾被按在冰面上殴打
与偷捕者人数相差悬殊很大的志愿者们在开展保护湟鱼行动时,也时刻面临着生命威胁。如同电影《可可西里》中那些为保护藏羚羊而献出生命的民间保护者一样,这些志愿者也在青海湖畔与盗捕者展开一场生死较量。
那是在2010年冬天,南加一行9名志愿者驾驶着两轮摩托车,在青海湖畔拆解渔网,捡拾废旧电池时,被28辆非法盗捕三轮柴油车追赶。“看着他们人多势众,大声吆喝;我们势单力薄,只有拼命逃脱,直到逃了几十公里后,他们看到我们有人迎接,以为报警求助了,就不再追赶,掉转头回去。”南加回忆道。
现年23岁的洛桑扎西还清楚地记得,就在去年冬天,他和一名志愿者去青海湖边巡查的时候,发现有一支30人左右的盗捕队伍在冰封的湖面上开凿捕鱼。当他上前阻止时,几名彪形大汉手持钢管、铁锹及凿冰的工具,冲他呵斥,“青海湖是你们家的吗?鱼是你们家的吗?少在这多管闲事!”
此时,洛桑扎西无所畏惧,再一次阻止捕捞行为时,被两名汉子压倒在寒冷的冰面上,头部、后背、四肢均遭其毒打,而他的另一位同伴亦被压倒在冰面上动弹不得。
记者注意到,就在7日,青海省渔政管理总站联合海北藏族自治州渔政执法支队、海晏县在西海镇集结, 40多人兵分七路,突击检查全镇30多家餐馆。
保护现状 志愿团队已发展到近300人
谈起青海湖湟鱼保护志愿服务队的发展现状,南加表示,他从事了近十年湟鱼保护工作。志愿者从最开始的一两个人,到2013年时,已发展有近300人。但是总体力量却还是很薄弱,难以形成稳定的力量进行湖面监管。
“但是不管怎样,作为政府监管之外的民间公益力量,志愿者的作用却不可或缺。”南加如此强调道,在他看来,应该给因非法阻止湟鱼而不慎溺亡的志愿者娘吉本树碑立传,授予生态英雄称号,以此激励越来越多的志愿者投身到维护青海湖的环保行动当中来。
7月3日清晨,连绵的小雨依然下着,江西沟乡的气温已降到9℃,娘吉本的生前好友朋毛当周等人穿着厚厚的冲锋衣,驾车前往50公里之外的黑马河乡。在那里,他们要为娘吉本举行一场简朴的追悼会。十余位好友盘膝坐在帐篷内的地毯上,面对娘吉本的遗像,低头哀思。
执行统筹/朱顺忠
文/深度记者 张恩杰
摄/记者 刘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