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事:淬炼人生真滋味——“瓷娃娃”孙圣如的紫砂人生
原标题:中国
新华网济南1月21日电(“中国网事”记者张志龙 萧海川)紫砂壶,因其“不夺茶真香,亦无熟汤气”,且因需经千余摄氏度高温烧制、成品率偏低,成为中国传统茶文化的重要标志。
在山东济南七里堡茶城,有家叫“圣如紫砂艺术馆”的小店,面积虽不足20平方米,却摆放着造型多姿、风格古雅的各式紫砂壶。周边商贩大多听过这家小店的故事,言谈间钦佩神色溢于言表。
造壶人叫孙圣如,是一名成骨不全症患者,俗称“瓷娃娃”。
20多年19次骨折 命运竟如此跌宕
今年23岁的孙圣如,家住济南市历城区遥墙镇大孙家村,出生第四天便遭遇人生第一次骨折。发病率约为十万分之三的“成骨不全症”,就这样走进了小圣如的生命。
“医生说这病不好治,或许一辈子都治不好,平常动一动都可能会骨折,甚至能要了命。”父亲孙自杰说,那时出生的喜悦尚未褪去,就好像掉进了冰窟窿。
从此以后,在村里干水暖工的孙自杰开始拼命挣钱,妻子则常年居家照顾小圣如。一家人勒紧裤腰带,省吃俭用积攒着高额的医疗费。
在孙圣如的记忆中,骨折是挥之不去刻骨铭心的一抹,二十多年里大大小小的骨折就有19次。“‘伤筋动骨一百天’,有时候骨折三次,这一年就差不多过去了。”孙圣如说,为了尽快恢复,人就要绑在特制的支架上,稍一动就是钻心的疼。
即便如此,孙圣如仍抑制不住对窗外世界的渴望。12岁时,她终于得以走出家门、走进学校。课堂上的孙圣如,要面对同学异样的目光:因为被固定在座位上,周围同学都比自己长得高大……
“圣如白天在学校从不喝水,生怕上洗手间,给别人添麻烦。”孙自杰说,圣如虽得了这么重的病,懂事却出奇得早,也极少抱怨。
结缘紫砂 人生焕发新色彩
孙圣如至今仍清晰记得她三年级时用同学带来的陶土捏成的小物件,被老师摆在了办公桌上。“老师的肯定给了我很大的鼓励。”
孙圣如常需卧床休养,用面团捏各种小动物便成了多年来唯一的娱乐。这个算不上什么爱好的,却冥冥中练就了她一双灵巧的手。
2009年,一场在济南举办的紫砂壶作品展,则为孙圣如的人生吹进一阵新风。精美的紫砂茶器,勾起她心中沉淀已久的想法——“我也要自食其力”。在展会上结识的江苏宜兴工艺美术师王玉美,则成为孙圣如未来“紫砂人生”的带路人。
两年后的2011年8月,孙圣如便来到宜兴,开始一段艰苦的学艺之路。
“常人一次便能胜任,哪怕我学十次也要成功”,抱着这样的念头,那段时间紫砂壶成了孙圣如眼中的唯一。“普通学员一天有9个小时来学习制作流程,孙圣如则投入十五六个小时围着紫砂壶转,很能吃苦。”王玉美说。
打泥条、做壶身、精加工、贴花绘画、刻字……一把壶的诞生,要历经多道工序,耗时半周时间。做壶期间,工艺师要聚精会神,长时间保持埋头工作状态。低头工作虽难,但在孙圣如眼中却不是最难熬的,最熬人的莫过于每天“打泥条”的那几个小时。
“打泥条的锤子,有几斤沉,举起、落下、再举起,胳膊就有些吃力。”孙圣如说,自己深知一旦用力不当,就容易诱发骨折。不过,这道工序是紫砂壶制作的关键一步,造壶人若不对所用泥料知根知底,后续步骤再如何精细,做好的泥胎也顶不住烘烤,到头来还是白费功夫。
学艺的艰辛,在身体痛楚面前早已算不上什么。笃定以“造壶”为生的孙圣如,最终没有令父母、师傅失望。半年后,她被师傅王玉美“领进门”。
身体残疾 挡不住追求完整人生
走进圣如紫砂艺术馆,映入眼帘的是一幅国画《梅花》。这是当地美术界人士张光明听说孙圣如的故事后,勉励她“梅花香自苦寒来”。
几年间,孙圣如的故事在紫砂爱好者中慢慢传开。人们在称赞她紫砂作品的同时,往往会惊叹这位身高1.3米的“小”姑娘,顽强不屈的意志品质。
在采访中,孙圣如总是在感谢。“感谢无偿教我篆刻的老师”“感谢教我构图的画家”“感谢那些素昧平生、鼓励我继续做壶的紫砂爱好者”“感谢我的爸爸、妈妈、师傅”。
也正是怀有感恩之心,现在每卖出一把紫砂壶,孙圣如就会向“瓷娃娃”基金捐赠两元钱。
“钱不算多,但积少成多,也是我的心意。我并不孤单,生活比过去好了很多,我也希望把爱心传递下去。”通过网络,孙圣如还与不少同病相怜的“瓷娃娃”取得联系,最近她还准备与一位爱画漫画的病友合作,尝试下时髦“漫画”与传统“紫砂”能碰触何种火花。
“强者总是与厄运搏斗。”经历一千多摄氏度的高温烧制,紫砂壶方能在沸水香茗中表现得游刃有余。重病缠身的“瓷娃娃”孙圣如,一如正常人,在前景光明、过程坎坷的人生之路上不断奋进,继续创造着自己的幸福。
在记者眼中,孙圣如乐观、开朗如邻家妹妹。爱玩朋友圈的她,个性签名是“有时,上天没有给你想要的,不是因为你不配,而是你值得拥有更好的。”
“2015年,我有两个愿望:把壶做好,帮助更多的人。”孙圣如微笑着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