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亚财长呼吁外国资金进入澳公共产业
《澳大利亚人报》10月6日报道,为获得华尔街更多的投资资金,澳财长何基(Joe Hockey)呼吁大型投资企业将投资目光转移到澳大利亚房产和基建项目上。华尔街三大投行——花旗集团、摩根士丹利及摩根大通——的CEO近期将与何基在纽约进行会面,商讨可能达成的交易和通过增加全球大型私企对公共项目投资的计划。
报道称,何基抵达纽约参加完为期两天的会议后,将前往华盛顿出席G20金融会议。他主要提出的“资产回收倡议”指出,如果各国政府愿意为澳大利亚建设的新基建项目投入资金,澳大利亚政府将同意为其提供15%的收益额。他说,他希望通过纽约一行鼓励更多的美国投资资金进入澳大利亚私有化项目和新基建项目中。目前,昆士兰州正出让电力集团公司Powerlink、澳大利亚电力集团(Energex)以及电力零售商Ergonl Energy;新南威尔士州方面则已出售了三个大型码头,但联邦政府希望其他州和领地也能为公共资产私有化尽一份力。南澳的机动车辆事故委员会交易谈判仍在进行当中,如果交易成功,将可能获得15亿的收入。包括基础设施运营商IFM和哈斯汀(Hastings)等本土基金管理公司是近期参与公共资产交易谈判的潜在买家,同时像中国招商局(China Merchants)和阿布扎比的Tawreed投资公司等外国投资商也把目光投向了澳大利亚。
报道称,澳大利亚正推动建设“基建中心”,通过该项目G20成员国之间将共享新项目的投资信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近期对G20议程表示支持,同时发布一份对基建金融提振全球经济幅度的详细分析报告,建议各国支持建筑业发展。何基称,“澳大利亚经济增长和就业情况实际上是全球的缩影。我们有必要将私营产业资金与公共产业项目联合,这一过程实质就是如何把有雄心的私营企业与澳大利亚乃至世界有资金需求的公共产业有机匹配的过程。”
在今年数次G20金融峰会中,何基多次强调了有必要增强基建投资,以达到在未来5年内额外增加2%全球经济增幅的目标。何基称,“各国政府的资金将近匮乏,央行在推动货币政策上也心有余力不足。因此,只有通过结构性改革以及公私合营的密切合作才能是我们的经济增长焕发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