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在全国率先试点财政支农模式创新项目

13.10.2014  13:43

构建“政府+担保+银行+企业+农户”融资模式——

兴仁县薏仁米初加工能力显著提高

项目农户贷款申请考察

农业部财政支农创新项目工作流程图

        文 罗石香

        9月30日,农业部农业技术服务创新项目贷款发放仪式在黔西南州兴仁县举行。省农委、黔西南州政府、建行贵州省分行、农行贵州省分行、交行贵州省分行、贵州银行、兴仁县政府、州直及县直有关部门负责人,龙头企业、加工户代表、省市县新闻媒体等100余人参加。
  发放仪式上,兴仁县40户薏仁米加工户获得了2000万元的优惠利率贷款,有效解决了向农户收储原料的资金需求。

        2000万元贷款资金如同“及时雨”,让加工户更有收储原料的“底气”,保障了加工户、农户双方利益。

        2013年,在农业部的支持下,我省率先在全国实施财政支农模式创新项目,以期帮助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种养大户、涉农小微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解决“贷款难”、“贷款贵”的突出问题,让贷不到款的能贷款,能贷款的多贷款。

        项目由省农委组织,市县农业部门、银行、龙头企业、农户共同参与,依托省农委直属黔农融资信用担保中心(以下简称“担保中心”),拟用3年时间,通过省级补贴、市县配套跟进、担保中心担保并降低担保费率、银行执行优惠利率、龙头企业反担保承贷、农户使用资金,构建起政府+担保+银行+企业+农户“五位一体”的财政支农融资新模式。

        同时,通过这样的实践,逐步探索符合贵州农业生产发展实际的财政强农惠农资金扶持新机制、新模式,为贵州加快实现农业财务工作“三个转变”、创新财政支农投入机制,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等方面,进一步提供理论和技术上的参考经验。

        项目利用农业部财政专项资金500万元,通过担保中心,按照放大8倍的比例,有效引入银行(建行)信贷资金4000万元放大投入到涉农产业,按照公开、公平、公正和自愿原则,扶持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种养大户、涉农小微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切实帮助解决生产发展所需资金。    

        该项目继去年在贵阳市畜牧产业试点后,今年又在兴仁县薏仁米产业上实施。在省市县农业部门的密切协作下,已取得了初步成效——

        一是搭建了金融支农的服务平台,项目农户无需抵押即可获得银行贷款,解决了一边是农户贷不到款、一边是银行款贷不出去的问题;

        二是降低了融资成本,银行执行优惠利率,担保中心降低担保费的20%,省农委补贴贷款利息和担保费的50%,项目农户融资成本从常规的13%以上大幅度下降到4%左右;

        三是财政资金迅速放大,撬动金融贷款4000万元,大幅度扩大了支农惠农面;

        四是提高了农户管理水平和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如修文县17户项目农户在去年底至今年上半年的生猪价格大幅下滑情况下,没有发生养殖亏损,渡过了难关。

        去年项目得到了农业部的充分肯定,并组织有关司局到我省专题调研,安排兄弟省市到我省交流学习。

        今年,农业部加大对我省创新项目的支持力度,要求在2013年的基础上,引入基金、农业保险,采用政府+基金+担保+银行+龙头企业+农户+保险“七位一体”的财政支农新模式,拓宽农业经营主体融资渠道,融资方式从银行直接贷款拓展到基金投资,探索解决财政投资基金、基金投资农业的途径、方法和循环使用财政资金的关键性问题——

        一是由省农委设立贵州省农业投资基金,吸引大型企业集团、银行共同注资;二是协调开发农业保险产品,基金投资的农业经营主体全部投保,项目给予保费补贴;三是地方政府、农业主管部门出台配套扶持政策,龙头企业与农户签订技术服务、产品回收、市场开拓等协议,共同解决产前、产中、产后突出问题,有效提升抗风险能力;四是帮助有条件的项目农户认定为诚信农民,今后可不需抵押担保仅用诚信授级,方便快捷地使用到金融贷款。

        目前,项目准备工作正在有序进行,基金的设立已与中信集团达成合作意向,首期规模10亿元,重点支持我省茶叶、精品水果、山地畜牧等特色优势产业。

项目实施背景

        党中央始终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不断加大财政投入扶持农业生产发展。

        但农业资金投入短缺、农村金融体制落后、农业经营主体融资困难等,成为阻碍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和农民增收的瓶颈,也是困扰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的最为突出问题。

        为顺应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城乡一体化发展等新情况新趋势新要求,进一步提升农村金融服务的能力和水平,实现农村金融与“三农”的共赢发展,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金融服务“三农”发展的若干意见》,对改进和加强农村金融服务进行了系统部署。

        国发2号文件出台后,全省围绕加速发展、加快转型、推动跨越的主基调,各类农业经营主体加速发展的愿望迫切,涉农贷款需求在200亿元左右,资金缺口大,单纯依靠有限的财政资金投入远远不够,贵州面临机遇和挑战。

        今后一段时期,加快农业现代化,推进“四化同步”,保障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等任务更加艰巨,仍然需要各级农业部门继续大力抓好强农惠农富农政策落实和完善,不断争取加大政策项目投入,创新财政支农投入机制,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充分发挥财政支农政策项目的支撑作用,加快引导和撬动更多的金融资本、社会资金投入,破解融资难题亟待全力推进和解决。

        为缓解“三农”融资难,2013年,在农业部的支持下,我省率先在全国实施财政支农模式创新项目。

项目创新点

        1、转变财政项目扶持资金常规支持模式,财政项目扶持资金通过与担保中心的有效结合,借助担保中心这个融资载体,将原有资金放大8倍,进一步扩大了对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种养大户、涉农小微企业等扶持范围,有利于产业的快速发展和农民增收。

        2、在涉农经济实体与银行金融部门之间,架起一座贷款融资的桥梁。财政项目扶持资金通过担保中心与银行部门的联动,进一步降低了涉农经济实体的贷款融资门槛,帮助达不到银行融资条件的涉农企业,迅速解决生产发展所需资金,打破融资瓶颈。

        3、通过贴息、降低担保费、反担保等扶持措施,切实解决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贷款难”、“贷款贵”问题,有效降低融资成本和经营风险,确保项目建设达到预期效果。

        金融支农助推我省特色农产品迈向品牌新时代

        当前,我省正处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跨越的关键时期,农业生产规模化、农村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快速发展,农业园区、特色优势产业迅速推进,农业经营主体对农村金融服务的需求急剧上升。

        同时,随着我省现代山地农业加速推进,目前全省农业园区已有企业1972家、农民合作社2241家,需要大量金融资金,但受制于反担保物、抵质押物资源及产权政策、金融政策局限,担保难、抵押难、贷款难的问题依然较为突出。

        破解这些难题,省委省政府已作出部署。今年8月召开的贵州农产品抓市场抓销售抓品牌工作推进会提出,要以“三抓”作为推动农业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以市场为导向,用市场的眼光来研究谋划农业农村工作,抓住市场这个“牛鼻子”,推动现代山地高效农业发展。

        金融是整个市场经济的支柱,要运用市场经济规律,就离不开金融这个工具。

        我省以“五位一体”、“七位一体”融资模式为抓手,促进金融支农,发挥财政资金杠杆作用,通过财政奖补、贷款贴息、发行基金、债券及包装上市融资等,帮助农业经营主体解决资金不足、“融资难”等诸多问题,培育壮大农业经营主体,已经成为我省农产品“三抓”工作的突破口。

        可以预见,借助农业部金融支农模式创新贷款,包括兴仁县薏仁米产业在内的一批特色农产品将在市场、销售、品牌建设上迈上新台阶。

【项目成果】

        项目实现多方共赢——

        农户只提供土地和劳动力,生产物资和技术由龙头企业提供,基础设施由市县农业部门补贴,资金由担保中心担保和龙头企业反担保获得优惠利率贷款(不需抵押),同时省农委对贷款利率和担保费率进行补贴,有效解决“贷款难”、“贷款贵”问题。

        龙头企业将生产环节转向广大的农村,农户变成其产业工人,解决环境保护压力大、规模场管理难的问题,并通过贷款资金封闭运行的机制,解决销售回款难、流动资金缺乏等问题。

        银行在担保公司担保、政策支持的前提下,破解贷款难,保障“三农”贷款指标任务的有效完成。

        担保公司通过龙头企业的反担保,分散风险,并与龙头企业共同进行风险控制,解决人手不足的问题。

        政府部门负责统筹协调,对基础设施、贷款利息、保费等进行补贴,由龙头企业做好技术指导、服务和市场销售工作,政府部门从微观事务中得到解放,解决管理困难的问题。

【项目案例】  兴仁薏仁米加工户打包融资促产业发展

        兴仁薏仁米种植已有百年历史,兴仁薏仁米以特有的品质优势成为全国乃至世界薏仁加工、销售中心,初级产品销往国内各大中城市,出口到日本、美国、欧洲及台湾等国家和地区,已成为全国乃至东南亚地区的薏仁集散地,占全国薏仁销售量的80%以上,兴仁薏仁米价格可以影响全球价格。

        至2014年,该县种植薏仁米24万亩,总产量7.2万吨,预计产值5.76亿元。目前,兴仁薏仁米加工户达400余户,年加工能力12万吨以上,产值达12亿元以上。

        加工户在整个薏仁米产业发展中的作用十分关键,但目前大都采用家庭作坊式操作,设备简陋、工艺简单、能耗高,缺乏科技含量,产品质量不统一,加工销售散、乱、杂的现象突出,急需进行加工设备的升级改造。

        由于薏仁米加工行业资金占用量大,小加工户缺乏资金的问题突出,在向商业银行申请贷款时,虽然小加工户和合作社拥有一些住房、厂房、机械设备等资产,但大多数资产因各种原因没有或难以办理证照手续,不能形成有证的有形资产作为贷款抵押物,因此很难在商业银行进行融资。

        因此,现在他们的融资渠道主要为民间借贷,部分融资成本甚至高达30%,面临“贷款难”、“贷款贵”的发展困境。

        针对这一状况,省农委在兴仁县实施农业部财政支农创新项目,采取“五位一体”融资模式,帮助兴仁薏仁米小加工户解决融资难题。

        该模式以兴仁薏仁米龙头企业为承贷企业,薏仁米小型加工户和薏仁米种植合作社为用款主体,通过融资平台企业帮助加工户和合作社优化融资方案,将高成本的零散民间借贷转化为低成本的规范贷款。

        鉴于小加工户和合作社贷款无固定资产作抵押物,龙头企业通过到银行把贷款贷出来,小加工户和合作社可以根据自己实际情况提出融资申请,龙头企业接到贷款申请后,县农业局会同龙头企业根据小加工户和合作社申请贷款的相关信息,结合加工户和合作社的需求、经营状况和贷款基础,帮助加工户和合作社优化资金筹措计划、制定一套较为匹配的贷款方案。

        项目共为40户加工户获得贷款2000万元,融资成本仅为4%左右,与之前30%的民间融资成本相比,每年可降低融资成本520万元。

        同时,项目可提升薏仁米年加工能力8000吨,增加原料收购量1200吨,每户加工户平均增加收入15万元,共计增收600万元。

        这样一来,不仅加工户效益明显,而且促进小加工户的升级改造,提升加工质量,极大地推动兴仁县薏仁米产业的发展,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都非常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