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屏桐木村:“村集体经济”下的新生活
玉屏县朱家场镇桐木村是一个以传统农业为主的贫困村,村里外出务工人员多,贫困人口多,老人和留守儿童多。近年来,该村积极探索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新途径和新模式,不断增强自身的“造血”功能和综合实力,带领群众增收致富。
桐木村是朱家场镇三类贫困村,共198户774人。2014年,新一届村领导班子上任后,决定改变落后的生产生活方式,发展集体经济。经过考察学习,该村抢抓玉屏温氏公司一体化养猪项目发展的机遇,由村级组织协调项目资金,牵头建设了50余亩的养殖基地,鼓励引导农户进入基地发展养殖。看到养殖的良好发展前景,桐木村村民谭慧琼率先加入到养殖的行列。
谭慧琼告诉记者,建一个棚子的投资共计22万元,政府补贴2.8万元,温氏给予补贴1.2万元,自己出18万元。
今年10月,谭慧琼喂养的第一批生猪已经出栏,一头猪的利润170元到180元,第一批猪让她获利5万元,以一年两批猪计算,一年她可以赚10万元,两年就可以让她把投资收回来。
据玉屏温氏畜牧有限公司副经理肖雄介绍,玉屏温氏公司给农户提供猪苗、饲料、药物和技术服务,并通过全程技术服务跟踪,减少养殖户在饲养过程中的养殖风险,同时温氏公司对养殖户的出栏生猪给一个保价的回收,保证农户一个平稳和合理的利润。
桐木村养殖小区采取“村办企业+养殖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每头猪提成2元,每年集体经济可收入1.2万元。如今,桐木村又在养殖小区周边流转土地400余亩,按照立体农业和种养结合的立体模式,种植黄桃等精品水果,并建设大型的沼气储蓄池,把来自猪场的废水和粪便进行发酵处理之后,形成的沼气可以用作厂里的生活用度,而排出的沼液和沼渣则可以灌溉旁边的蔬果林,这样就形成了一条循环的经济模式。
基于养殖小区的成功运作,桐木村又利用闲置的校园通过贷款、村民入股等形式筹集资金办起面条加工厂。看到了村里的发展,在外务工的村民们也陆续回乡。
在帮助群众增收致富的同时,村级集体经济也逐步壮大。仅面粉厂一年就能给村里带来20多万元的收入。村里专门成立了监督委员会,对这笔资金的使用进行监督。这笔资金主要是用于村里面的基础设施建设,帮贫济困,技术培训等方面,对一些返乡农民工创业缺少资金的,也给予部分的资金支持。
截止目前,玉屏县共有48个村(社区)发展有不同类型的集体经济,预计年收入可达400余万元,到位帮扶资金760余万元,带动群众就业5000余人,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4500万余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