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宗楷:十年艰辛筑路梦 村民眼中活雷锋
【核心提示】九仓镇人和村河底下组,地处深山腹地。10年前,紧挨河底下组的向阳、石湾子等三个组的村民,仅靠一条坑坑洼洼、狭窄曲折的泥巴路通向外界。由于资金匮乏,一直未能修建公路。10年后的今天,一条长5.8公里的宽阔乡村大道已经通向河底下组,目前正在进行路面硬化。
十年艰辛筑路梦 村民眼中活雷锋
——仁怀市九仓镇人河村王宗楷小记
新华网贵州频道2月13日电 这条路从动工到修建再到硬化长达10年的过程中,都与一位老人密切相关。村民说,没有他,就没有这条路。
深冬中的九仓镇人文村笼罩在一片薄雾中,沿着崎岖的盘山道路驱车来到河底下组,笔者在一条还未硬化完的通组公路上,见到了村民们口中的“名人”——王宗楷。
王宗楷耗时10年修公路,在九仓镇大山深处被村民们传为佳话。
退休后,本可在家安享晚年的王宗楷退而不休,把修路当作自己事业的延续。没有津贴,没有工资,他为一条5.8公里长的乡村马路整整奔波了10年,清贫多病的他,为了这条路倾其所有。“活雷锋”、老“愚公”,村里人都这么称赞他。但在家人眼里,他却是在为一条路拼老命。
王宗楷只是人文村河底下村民组一名普普通通的退休教师。10多年来,为了这条从九仓镇河底下组通往上寨组的路,王宗楷付出了太多的心血。他只有一个信念:一定要修通、修好这条路,只有路通了,村民们的生活条件才能得到改善。
贫穷让他成为“路痴”
说起这条通组公路的修建,老人只是腼腆一笑,连连摆手,称“不值一提”。眼前的王宗楷面庞黝黑、身形消瘦、话语平实,却精神矍铄、和蔼可亲。谁也没有想到,原本退休后能享清福的老人,却走上了长达10年之久的修桥补路“事业”。
“这些事总要有人带头做,我大事做不到,修修路、垫垫道,方便自己也方便大家嘛。”说起修这条路的初衷,王宗楷没有太多的豪言壮语。
今年64岁的王宗楷,是当地颇有声望也深受尊重的读书人。王宗楷告诉笔者,他从小就受老革命先辈的教导长大,一直以来都把那句“一个人做点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不做坏事”作为座右铭。1984年参加工作以来,他便坚守在教育工作岗位上,几十年如一日,把自己的青春和关爱奉献给了大山深处的孩子们,直到2004年12月光荣退休。他和这条路的渊源,也要从他退休后说起。
九仓镇人和村河底下组,地处深山腹地,10年前,紧挨河底下组的其他三个组也仅靠一条坑坑洼洼、狭窄曲折的泥巴路通向外界。由于资金匮乏,一直未能修建公路。山路难走,村民每每进一次城,都要走上一个多小时才能到镇上。落后的交通状况让村民长期饱尝交通“瓶颈”制约之苦。“连条像样的路都没有,还指望过什么好日子呢?”村民们常常为此怨声载道。因为穷,年轻人都选择外出务工,只留下老人和孩子,王宗楷和老伴也是空巢老人之一。
2001年,市扶贫办为该组拨款8万元,由村民们投工投劳,挖掘两年之久,挖出了一条长约5.8公里、宽4米初见雏形的山路。
有路没路两重天。这条毛路确实给村民们带来了极大的便捷。然而,有路的兴奋却没能持续几年,毛路“落后”又让村民们感受到了种种不便。该村土质疏松,经不起山洪雨水的冲刷,两三年时间,这条路就变得惨不忍睹。王宗楷告诉笔者,遇上天气晴朗时,尘土飞扬还好忍受,可遇到雨雪天,特别是雨水多的三九月份,就成了他们的“恶梦”,厚厚的黏土泥泞不堪,车辆无法行驶,好几次村民们开着摩托车,一不小心就从拐弯处翻下了山。最苦的还是村里的老人和孩子,小孩子个子小,腿短,老人腿脚不灵活,经常走得满身是泥,稍不留神,还会摔得鼻青脸肿。
“再这样下去,这条路就泡汤了,一定要把这条路补起来!”退休在家正该安度晚年、享享清福的王宗楷看在眼里,急在心头。说干就干,从下决心的那一刻起,这条路便成了退休后他的全部。
说来容易做来难。要修路,就得要钱。王宗楷开始走村串户,动员村民集资、出劳力。凭着磨嘴皮子的功夫,通过近半月的努力,终于筹集资金5000元。有了钱,王宗楷便开始找砂石厂、联系车辆,先后运来近百方土夹石,对垮塌路段、坑洼不平的地方进行填补,钱不够,还经常把自己的工资给贴进去。
补路开始,王宗楷便既当指挥员又当战斗兵,像工作时一样,恢复到早出晚归的日子。遇上村民农务繁忙,还时常独自一人,扛着锄头、拿着簸箕,去挖沟排放积水,平整修补路面,经常一干就是几个小时,直到累得直不起腰来。2005年至2009年期间,年年如此,从未间断。
“他不怕累,除了带我们去,他自己还经常泡在这条路上,对这条路他真的是花费了不少心血。”说起当年补路的场景,村民罗江洪至今还记忆犹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