瓮安三举措开辟精准扶贫新路
新华网贵阳5月31日电(通讯员 张江燕)打赢脱贫攻坚战,贵在精准、重在落实、关键在人。为实现由“输血式”扶贫向“造血式”扶贫的转变,瓮安县结合实际,以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培育产业扶贫项目、调整选派干部结构等三举措开启“造血式”扶贫模式,开辟精准扶贫新路。
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实现发展方式转变。瓮安县将村集体经济发展与精准扶贫、基层组织建设相结合,充分发挥村集体经济发展的示范带动效应,由党支部领办企业,将原来传统的分散生产转变为集约型的生产销售一条线,带领贫困群众脱贫致富,使村集体经济发展工作与扶贫工作同频共振、同步推进。如该县江界河镇铜锣村投入6万余元转租41亩连片土地种植生姜,每天有23名贫困群众出工,每天每人劳动收入100元、每人总收入1500元,生姜亩产1500公斤,每公斤预计市场价格4元,全年生姜年产61500公斤,预计收入246000元。
培育产业扶贫项目,促进贫困群众增收。为提高全县贫困群众自我发展能力,瓮安县结合实际,大力发展以核桃、蔬菜、茶叶、中药材、畜牧养殖、精品水果、乡村旅游等为主的特色山地农业、旅游农业,促进群众增收。2015年,该县投入财政扶贫资金4524.12万元,发展种植核桃2万亩、蔬菜7255 亩、茶叶3400亩、养殖生猪400头。全县减少农村贫困人口13700人,实现了原3个贫困乡“减贫摘帽”和9个贫困村出列,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8324元,小康社会实现率达95%。
调整选派干部结构,助力精准脱贫工作。为把精准扶贫工作落到实处,瓮安县精心选派“双书记”,实现贫困村全覆盖,充实村级发展力量,提供智力支持。另外还采取领导干部包保、乡镇部门联动、干部结对帮扶等方式,在全县上下形成协同发力的帮扶氛围。2016年,通过选派76名驻村“第一书记”和81名包村“第一书记”,充分发挥驻村“第一书记”跑项目、争资金、引人才、找市场和包村“第一书记”熟民情、会管理、便协调、抓落实的优势,形成合力,切实推进精准脱贫。截至5月底,驻村干部走访贫困户3598户、困难群众11905人次,协调解决资金337.6万元,协调项目31个,解决困难问题287个,办实事好事768件,化解矛盾纠纷853起。
[责任编辑: 罗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