瓮安持续发力做强做优茶产业

14.04.2015  21:10

佳茗飘香又一春

——瓮安茶产业发展纪实

瓮安县青山茶场茶园剪影。

    四月的瓮安,春暖花开,茶枝吐绿。走进各个茶叶生产基地,翠绿的茶园随着山势连绵起伏,茶叶的芳香沁人心脾,忙碌的茶农穿梭其中。人、茶、山三者合一,绘就了一幅动人的春日采茶图。

    好山好水出好茶。低纬度、高海拔、寡日照的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呈微酸性的土壤和充沛的降水给茶树生长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也让瓮安成为茶树原产地区域之一。为了将这一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从2008年至今,瓮安持续发力做强做优茶产业,走出了一条生态与效率双赢的发展之路。

     育产业,撒播绿色的希望

    瓮安种茶历史悠久,20世纪70年代至2007年期间建成茶园2.15万亩,为全县茶叶生产奠定了基础。但是由于茶园管理差、生产加工滞后、市场拓展缓慢等因素,早些年,瓮安的茶产业一直默默无闻。

    转变在2008年发生。面对省、州加快茶产业发展的历史机遇,瓮安县经过严格考察、分析、论证,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快茶产业发展的意见》,提出 “盘活存量,扩大增量,提高效益,助民增收,做强做优”的发展战略,委托省农委专家和贵州大学教授共同编制了《瓮安县茶产业发展规划(2009-2015年)》,明确了茶产业发展目标与定位,制定《茶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13年—2016年)》,从基地建设—厂房—基础设施—品牌打造等全方位给予扶持。由此,一场声势浩大的茶产业复兴攻坚战打响,全县茶产业发展步入快车道。

    宁孝全是在瓮安县茶产业政策驱动下最早开始种茶的农户,也是第一批靠茶叶富起来的农民,种茶至今已有6个年头。享受着每亩绿茶1100元的补助,宁孝全每年都要参加政府在都匀、贵阳等地举办的免费专业培训,现在拥有茶叶种植面积500亩,年纯收入6万元。

    每年到了茶叶采摘季节,宁孝全都要聘请30多名当地闲散人员到他的青岗坡茶园里采茶,“原来种包谷只能养家糊口,如今种茶叶自己当老板,大家都有收入,一年到头都有茶卖,现在政策好,形势好嘛!”对于目前的状况,宁孝全觉得很满意。为了种好茶,他还把新房修在了茶山上,全副心思都扑在茶园里,打算继续扩建自己的茶叶加工厂。

    如果说顶层规划是瓮安茶产业发展的导航仪,那么,优惠的奖补扶持政策就是促进茶产业发展的加速器。为加快茶产业发展,瓮安加大资金整合扶持力度,提高补助标准,新建茶园补助资金为白茶1500元/亩、绿茶1100元/亩;创新补助机制,从2012年开始,按照先建后补的原则,茶叶种植业主可以根据市场需要,自行选择确定茶树品种并自行购买茶苗,新种茶园在3个月后,在县级验收合格的前提下,实行现金补助;加大县级投入及资金整合力度,县财政茶叶专项扶持资金每年预算1000万元,并整合农业开发、扶贫开发、林业、国土、交通、旅游、水土保持、石漠化治理、小流域治理、新农村建设等项目资金3555万元参与打造茶产业;加大对茶叶加工企业的扶持力度,对固定资产投资额500—1000万元以上的茶叶加工企业一次性奖励20—30万元,对1000万元以上的,一次性奖励50万元。同时将农机补贴额度提高到60%的标准进行补助,极大的调动了茶叶企业新建茶叶加工厂积极性。

    发展目标明确、奖补资金到位,全县茶产业发展风生水起,势头日盛。2008年至今,全县茶园面积由当初的2.15万亩增加到17.33万亩,现有注册企业52家,省级龙头企业2家,市(县)级重点龙头企业12家,茶叶专业合作社17个,茶农4400多户,2014年实现茶叶产量3804吨,产值1.235亿元。在青山绿水的环绕之中,各个大小茶园层层叠叠,绿意盎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