瓮安:选好“诸葛亮” 让农村组织强起来
19.05.2016 20:58
本文来源: 新华
新华网贵阳5月19日电(通讯员 金志靓)为充分发挥机关干部在扶贫攻坚中的作用,进一步提升农村组织凝聚力和战斗力,瓮安县选派了一批优秀党员干部、改非干部和后备干部到一线,充分发挥其智慧,为贫困村出点子、谋发展。
一是党员干部到一线。一直以来,瓮安县各部门选派了一批批业务精、能力强、素质高的优秀党员干部到村担任驻村干部和“第一书记”,充实村支“两委”力量。为使派驻干部围绕扶贫进一步发挥作用,该县创新选派双“书记”,选派优秀党员干部任驻村“第一书记”,乡镇(街道)包村领导竞聘选任包村“第一书记”,重点选派到基础设施不完善、基层党建较弱、经济发展滞后的贫困村和软弱涣散村,充分整合驻村“第一书记”的资金、项目资源和包村“第一书记”人熟地熟的优势,互相配合打赢扶贫攻坚战。2015年,“双书记”协调实施项目172个,落实资金6600余万元,惠及68个村8500余户。
二是二线干部到一线。该县将机关党员的服务范围向企业、驻地进行延伸,积极动员改非干部和退休干部到非公企业担任“驻企特派员”或回原籍担任驻村干部,利用其丰富的工作经验和“朋友圈”,为村企共建牵线搭桥,为贫困人口创造更多就业机会。2015年,174名机关党员干部联系174家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组织174家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与65个村结对共建,解决就业19312人。
三是后备干部到一线。该县坚持在一线培养干部、锻炼干部、选拔干部,把县直机关招录的新进人员和后备干部安排驻村,把选派驻村的农村优秀青年作为村级后备干部进行重点培养,让他们在农村一线进行历练,加快成长,为基层领导班子换届提供了坚实后备力量。两年来,提拔使用驻村干部21人,53名驻村干部进入了领导干部后备库。
[责任编辑: 罗近人]本文来源: 新华
19.05.2016 2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