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甘肃乙肝教育干预成果发布 为乙肝防治全国推广提供范本

17.04.2015  21:58

新华网北京4月17日电(记者胡浩)为期两年的青海、甘肃乙肝教育干预项目成果17日在京发布,两地乙肝报告发病率明显下降,为全国更多地区推广和探索乙肝防治模式提供范本。

2013年5月,国家卫生计生委支持斯坦福大学亚裔肝脏中心与青海、甘肃两地卫生厅及疾控中心启动合作,选取两省12个县区开展试点,通过系列乙肝母婴阻断措施与乙肝健康教育活动,提高医务人员乙肝防控能力,增强当地育龄妇女、孕产妇对乙肝防治的认识。项目建立了覆盖全部试点区域的网络医护培训系统,为携带乙肝病毒母亲所生的新生儿提供免费免疫球蛋白,开展试点区域孕妇乙肝筛查。

两地疾控部门统计显示,2014年青海省乙肝报告发病率为147.27/10万,较2013年下降36.29%;新生儿首针疫苗及时接种率为97.81%;在检测出的491名携带乙肝病毒的母亲所生的新生儿中,97.56%注射了乙肝免疫球蛋白,实现了母婴阻断。甘肃省2014年项目区域乙肝报告发病率较2012年下降71%;项目区全部完成孕产妇乙肝检测,12小时内接种首针乙肝疫苗和免疫球蛋白的及时率为99.29%。

我国是全球感染乙肝病毒人数最多的国家。《2006-2010年全国乙型病毒性肝炎防治规划》显示,全国有6.9亿人曾感染过乙肝病毒,其中1.2亿人长期携带乙肝病毒。项目发起人之一、美国斯坦福大学亚裔肝脏中心教授苏启深介绍,乙肝只通过母婴、血液和性三种方式传播,其中母婴传播是最主要的一种途径。世界卫生组织提出,力争在2030年实现全球新生儿消除乙肝,彻底阻断母婴途径的传染。

国家卫计委疾控局免疫规划处处长李全乐表示,青海、甘肃乙肝教育干预项目建立了一个乙肝教育干预项目的范本,通过该项目积累的经验、收集的数据,以及有效的、可持续的模式,全国更多地区可以此为基础尝试推广并发展出适合本地的乙肝防治模式,让更多人群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