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推动民生科技事业发展提升人民群众生活质量
摘要: 2012年,甘肃省积极组织实施省级民生科技工作,获批成为首批国家科技惠民示范省之一。五年来通过不断努力,甘肃省在人口健康、生态环境、公共安全、社会管理等领域,大力发展民生科技事业,一批重要的科技成果得到示范推广,有效提高了医疗健康水平、应对突发自……
2012年,甘肃省积极组织实施省级民生科技工作,获批成为首批国家科技惠民示范省之一。五年来通过不断努力,甘肃省在人口健康、生态环境、公共安全、社会管理等领域,大力发展民生科技事业,一批重要的科技成果得到示范推广,有效提高了医疗健康水平、应对突发自然灾害能力、改善生态环境、加强资源综合利用,不断促进了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升。
实施民生科技计划,健全完善保障机制。 一是制定实施细则和相关配套措施。为民生科技工作的全面开展,甘肃省科技厅联合甘肃省财政厅制定了《甘肃省民生科技计划实施细则(试行)》及相关管理办法等配套政策措施,对甘肃省民生科技工作进行总体规划和全面布局。二是将省级民生科技计划纳入省级科技计划管理体系,省级财政建立民生科技计划专项,确保财政资金支持常态化。
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助推“精准扶贫”和“双联”工作发展。 一是围绕“精准扶贫”和“双联”工作谋划项目。以甘肃省58个国家级贫困县为重点区域,按“一县一业、一村一品”的模式,围绕村民出行、人畜饮水、人居环境治理等,以民生科技项目形式设立科技助推惠民示范点和基地,不断改善农业产业开发、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农村公共服务条件。二是以实施项目带动社会和经济发展。重点组织实施带动性强的科技项目175个,投入资金12000万元,覆盖甘肃省贫困县的100%。实施民生科技开展适宜技术进村入户,带领农民创办科技型企业,促进县域经济发展。三是开展科技培训,提高人均素质。建立了科技管理培训基地38个,技术培训基地155个,培训管理人员1126人次,技术培训437241人次,发放文字宣传材料超过100万份,音像宣传材料14007份,举办相关培训活动604次。
坚持科技惠农示范,培育壮大优势产业。 一是推广中药材标准化种植技术。实施道地中药材产业化推广惠民示范工程,项目实施涉及的定西、天水、陇南、甘南、临夏等中药材种植市州的群众广泛受益,开展了种子种苗标准化生产、优质新品种种植、药材仓储、初加工技术示范,建立了一批GAP规范化种植基地。二是大力发展绿色能源技术。通过实施民生科技计划,推动了玉米秸秆燃料产业化关键技术与设备的研制开发等技术的绿色能源产业的快速发展,收到良好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三是着力开展生态环境保护技术示范。通过实施国家科技惠民计划项目“民勤风沙危害防治与生态产业培育科技富民应用示范”,建立绿洲防护示范区4.6万多亩,形成防护林完善、生态产业主导的生态示范村1个,提高示范区植被覆盖率8%到10%,使流沙固定率达80%以上,作物受害率降低到5%以下。
围绕群众生活实际,提升群众生活质量。 一是坚持科学技术引导生活理念,民众健康水平不断提升。甘肃省民生科技计划项目针对区域高发疾病重大民生问题,示范应用先进成熟的筛查技术和防治技术,对高危人群进行筛查,并对筛查出有病变的人群采取健康指导和防治措施,挽救了生命,减少了家庭经济损失,为脱贫致富提供了健康的劳动力。二是不断提高防灾减灾监测预警能力。针对陇南、敦煌、民勤等地易发生的滑坡、泥石流、地震等自然灾害,开展了相关监测预警关键技术示范,推广一批监测预警新方法新技术应用于具体防灾减灾工作,有效地提高了自然灾害的监测预警能力。三是数字化社会管理模式得到推广。先后在甘肃省内支持“兰州市城关区数字化管理与服务平台示范”、“嘉峪关等市县区建立智能化社会管理服务创新平台 ”、“交通智能化数字管理系统技术示范”、“远程会诊医疗信息服务平台建设与示范应用”、“街道社区多功能数字信息服务平台建设 ”等专业信息服务平台建设,累计投入2580万元,构建数字化的虚拟养老院服务系统,公共突发事件及灾害隐患预警体系等,创建社会管理与服务新模式,全面提升城关区的社会管理与服务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