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守生态保护红线 推进生产和生活方式“绿色化”

07.05.2015  18:23

原标题: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将严守生态保护红线  推进生产和生活方式“绿色化

国际在线报道(记者 林维):中国国家发改委7日联合环境保护部、国土资源部、财政部等部门,解读了日前发布的《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据介绍,中国将对生态红线的严格管控,加快推进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绿色化”。另据透露,到今年年底,中国节能环保产业产值将达到4.5万亿元,增加值大概相当于GDP的2%左右。

中国国务院日前印发的《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中明确指出,要严守资源环境生态红线。据环保部自然生态保护司司长庄国泰介绍,生态保护红线是一个完整体系,包含环境质量的底限、资源利用的上限、生态功能的基线三个方面,具体划分为两类:“一类是数量的划定,一类是空间的划定。大家都知道18亿亩耕地保护红线,这是数量概念;现在有关部门进一步提出永久保护基本农田,就是空间管控。在去年发布的新《环境保护法》中对空间方面的生态保护红线作了明确规定,在重点功能区、生态敏感区和生态脆弱区划定生态红线,采取严格的保护措施。

庄国泰透露,生态保护红线已经在江苏、江西、湖北、内蒙等地进行了试点探索,并在此基础上,发布了《生态红线划定技术指南》及制定了相应的管控办法,包括绩效评估、利用卫星手段进行实时有效监控等。庄国泰表示,实现对生态红线的严格管控,必须要保证落地实施、严格各方责任,做到奖惩分明,“第一,要保证它能落地。这个落地希望越细越好,落到乡镇更好,落到1:50000的图上最好,甚至有矢量图可以实施有效的管控,看得一清二楚。第二,要制定负面清单,在红线划定区域里哪些方面不允许做。第三,明确责任。中央部委之间有责任,各级政府、省、市、县甚至到乡镇都有相应的管理管控的责任要求。第四,建立有效的管控平台。“天地一体化”,卫星经常照着,底下及时地检查。第五,奖惩分明。现在财政部门设定了生态补偿机制,每年几百亿的给重点生态功能区进行补偿,不能这边拿国家补偿那边大肆开发。同时,对没有保护到位的要追究责任。”

日前公布的《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还提出,将完善政绩考核办法,对领导干部实行自然资源资产和环境责任离任审计,造成环境严重破坏的实行终身追责。这种将生态文明建设结果作为评价领导干部政绩的新考核机制也被称为“绿色指挥棒”。

分析认为,指挥棒从原来“唯GDP马首是瞻”到“绿色化”的转变,将指引着经济社会朝着效益和生态方向发展。对此,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张勇表示,这一转变将为解决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社会发展的矛盾奠定基础,“在环境保护、节能减排等方面正在不断地加大考核力度,不片面的追求GDP,GDP指标只是一个指导性、(预期性)指标,而生态文明、环境保护、节能减排等指标已成为刚性约束,约束性指标。至于惩处问题,违反规定要负责任的问题,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已经作出了部署,现在有关部门正抓紧制定具体操作性的文件,很快就要讨论、出台。

这份意见还指出,将推进生产和生活方式的绿色化。国家发改委环资司司长何炳光认为,推进“绿色化”科学发展,也将有利于经济的转型升级,“要构建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产业结构,引导绿色设计、生产绿色产品、发展绿色产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实质上就是我们讲的经济绿色化和绿色产业化的问题。单拿节能环保产业举例,根据《“十二五”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规划》,目标是到今年年底,节能环保产业产值将达到4.5万亿元,增加值大概相当于GDP的2%左右。应当说,‘绿色化’不仅为生态文明提供物质基础和技术产业支撑,同时也为经济作出正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