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两江”上游生态屏障带动生态城乡建设跨越发展(调研报告类:优秀奖)

26.09.2014  17:37

  贵州地处长江、珠江(简称“两江”)上游,是“两江”上游重要的生态功能保护区域之一。改革开放以来,贵州创新发展思路,提高发展质量,把“加速发展、加快转型、推动跨越”作为发展的主基调,把生态文明理念贯穿于城乡规划、建设、管理的各个方面,牢牢把握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要求,在实现经济快速发展中,以构筑“两江”上游生态屏障为契机,进一步加快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步伐。

   一、统筹规划,加强立法,严格监督,以构筑“两江”上游生态屏障引领生态城乡建设

  我省88个县(区),有三分之二地处长江上游水系,三分之一地处珠江上游水系。过去一段时期,受资金、人才、技术、地域等因素制约,有相当部分县的一些产业、行业发展方式粗放,“三高一低”问题比较突出,不仅过度消耗了资源,生态环境也出现了局部恶化的趋势。为促进发展方式转变,构建好“两江”上游生态屏障,我省从制定规划、搞好立法、加强监督等环节入手,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多年来,我省始终把加强生态建设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来谋划,把建设“两江”上游生态屏障作为实施西部大开发的重要内容之一

  先后提出了“生态立省”、“保住青山绿水也是政绩”、“环境立省”等战略思想,提出了“加快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明显成效”的奋斗目标。围绕这一目标,我省先后制定了《贵州省生态功能区规划》、《贵州省环境污染防治规划》、《贵州省城镇建设规划》、《贵州省生态旅游规划》、《贵州省石漠化综合治理规划》、《贵州省淘汰落后产能规划》,以及以溶入循环经济理念的扶持煤及煤化工、磷及磷化工、铝及铝加工等优势产业的发展规划。近来,省委省政府又提出了我省在“十二五”时期,要把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作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战略任务,以建设生态文明为核心,把发展低碳、绿色经济放在“两型社会”建设更加突出的位置,立足资源承载能力谋发展,坚持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寓生态资源开发于生态建设中,融产业发展于生态建设中,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从上世纪80年代末以来,我省历史性地完成了生态文明理念的形成、发展和跨越,科学发展理念阶段性推进的过程,实现了我省从为保护而保护到为发展而保护的飞跃,为我省根本性地迈入现代生态文明建设征程奠定了科学的决策基础。

   ——十几年来,围绕建设生态屏障、保护环境、节约能源资源,我省先后制定颁布了一系列地方性法规

  出台了《贵州省城镇规划条例》、《贵州省环境保护条例》、《贵州省绿化条例》、《贵州省红枫湖百花湖水资源环境保护条例》、《贵州省风景名胜区条例》、《关于十年基本绿化贵州的决定》、《关于加强林业建设改善生态环境的决定》、《贵州省节约能源条例》、《关于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关于加强石漠化综合防治工作的意见》、《关于大力发展乡村旅游的意见》等相关法规、政策、措施及各类文件30余部(件),贵阳市和黔南、黔东南、黔西南三个民族自治州以及威宁、沿河、江口等民族自治县也都把保护和加强生态环境、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作为地方立法的重点。基本上做到了把加强生态城乡建设的各方面工作纳入法制的轨道。

  ——我省各级人大环资委始终坚持把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与能源资源节约的监督工作放在突出位置,常抓不懈

  结合我省实际和民生要求,把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源保护、大气污染防治、水污染防治、生态环境保护和主要污染物减排等工作列为重点,年年有安排、季季有行动、月月有进展,加强执法监督,不断推动了政府及有关部门工作力度,取得了一定成效,全省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100%达标,特别是贵阳市通过抓生态城市建设,城乡环境明显改观,主要饮用水源红枫湖、百花湖的水质由2007年的五类或劣五类上升为2010年以三类水质为主,30%的时段呈现二类水质;过去大气中二氧化硫污染严重、酸雨频率高的贵阳市、遵义市、兴义市、凯里市,近几年来,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持续保持在90%以上,乌江、清水江、赤水河、北盘江、牛栏江等主要河流出境断面水质均达到国家规定标准。

   二、加大“两江”上游生态保护和修复力度,为建设生态城乡打基础、做示范

  我省是中国西南喀斯特中心地区,是中国石漠化分布面积最大、危害最严重的省份。随着人口剧增,人类活动日益频繁,尤其是对山林、土地不合理开发利用,造成生态环境失衡,水土流失加剧,导致石漠化的形成与面积的不断扩大。我省通过推进石漠化治理工程、退耕还林还草工程、草地湿地恢复保护工程、江河水系污水治理工程等,实现全省的生态保护和修复工作,森林资源保有量持续增长,生态功能不断提升,初步构建起“两江”上游生态屏障。一是开展石漠化综合治理试点工程。2008年起启动实施了新一轮55个县石漠化综合治理试点工程。二是结合退耕还林、水土保持、易地扶贫搬迁等重点工程的实施,因地制宜探索了种草养畜、营造适生经济林木的治理模式,通过生物措施与工程措施相结合、退耕还林与基本农田建设相结合进行生态修复,使水土流失严重的状况得到了有效遏制。三是大力开展天然林保护等重点生态工程建设。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我省相继启动实施了天然林保护、珠江防护林体系建设、退耕还林等重点工程,扩大森林面积,提高森林质量,保护和恢复重点湿地,初步构筑了以生态良好的乌蒙山-苗岭、大娄山-梵净山山体、乌江、赤水河及綦江、沅江、都柳江、南北盘江、红水河为框架,以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重要湿地等重点生态功能区为支撑的“两江”上游生态屏障,为我省近10年森林覆盖率每年提高约1个百分点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2010年,全省自然保护区总面积达96.02万公顷,占国土总面积的5.5%,森林面积达到10702.3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40.5%,比1978年提高17.73个百分点。去年,全国人大环资委副主任委员张文台同志率领的“2010中华环保世纪行”记者团到贵州采访,对我省这方面工作取得的成绩给予了充分的肯定。

  三、不断拓展“两江”上游生态屏障建设成果,全方位推进生态城乡建设迈上新台阶

  我省通过抓“两江”上游生态屏障建设工程,不断总结经验,发挥其引领示范作用,进而在推进重点节能减排工程建设,淘汰落后产能,加强环境污染综合整治,加快转变资源开发利用方式,发展循环经济,推动形成节约能源、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和消费模式,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的生态城乡建设的目标上迈出了新步子。

  (一)节能减排取得新成效

  我省各级政府把污染减排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抓手,切实加强领导,建立健全工作机制,制定工作方案,出台政策措施,组织开展节能减排专项督察。全省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工作取得积极进展,环境污染得到有效遏制,环境质量逐年有所改善。一是我省不断加强了对能耗物耗高、污染严重的落后生产力、工艺和产品予以调整和关闭淘汰,“十一五”期间,累计实施了1351个限期治理项目,其中省级179个,市级600个,县级572个,工业生产主要污染物减排成效明显。二是为促进生产方式转变,真正实现污染治理由末端治理向污染预防转变,我省全面开展了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工作。2006年至2010年共计对全省105家企业下达了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任务,涉及化工、医药、轻工、电力、重金属等行业,对通过审查的企业及时下达了中/高费方案的工作任务,使企业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工作持续开展。三是以十大重点节能工程、城镇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建设、三峡库区水污染治理为重点,积极争取国家节能减排投资,加快推进节能项目和城镇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到2010年6月底前,我省共建成投运102座县城以上污水处理厂,处理规模达180.6万吨/日,累计投入资金近50亿元,实现了县县建成污水处理厂。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为34.48%,与2005年相比提高约8%。去年全年完成节能项目13个,形成年节能能力36万吨标准煤;淘汰落后产能737.9万吨,淘汰20万千瓦以下火电机组40万千瓦。大力推行合同能源管理。全年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下降4.18%以上,全省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二氧化硫排放总量分别下降了2.8%和1.83% ,我省“十一五”节能减排目标任务全面完成。

  (二)生态农业发展势头良好

  尽管我省是一个没有平原支撑的山地省,但是近二十年来农业和农村经济仍得以健康发展,农业生态产业建设有了较大进步,连续多年实现了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这主要得力于我省坚持走经济发展与生态建设有机统一的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依靠农业科技,调整优化农业结构,重点支持特色农业的发展,中药材、茶叶、辣椒、蔬菜、优质水果等已成为我省农业发展的后续支柱产业。另外,我省结合各地区实际,创建了各类符合本地区发展的生态农业发展模式,如:“种植、养殖、沼气”三位一体的龙里县生态农业模式、普安小水电代燃料模式、利用农作物秸秆发展规模养殖的开阳和绥阳模式,以“一池(沼气池)带动四小(小猪圈、小果园、小菜园、小鱼塘)”的农村庭院经济模式等等,近年来在生态文明建设重要思想指导下,出现了围绕磷煤化工基地循环经济建设、以城乡生态工业发展为重点开展生态文明城乡建设的息烽县模式;创建黔中生态农业示范区的平坝县模式;广泛开展建设“四在农家”新农村、以“富在农家、学在农家、乐在农家、美在农家”为载体,改变农民生活环境、生活方式以及精神风貌、促进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遵义市各县;实施以农村安全饮用水工程、农村实施沼气建设、小水电代燃料、村寨整脏治乱、林业生态建设工程等为重点的铜仁地区发展模式等。

  (三)以循环经济发展促进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

  我省把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作为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生态城乡的重要抓手,主要抓好以下工作:一是抓好循环经济型工业基地(园区)建设。我省以发展电力、煤及煤化工、磷及磷化工、铝及铝加工等优势产业为重点,在省内有条件的地区建设了一批循环经济示范基地(园区),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使优势资源向优势企业集中,发展高附加值产品;通过产业集群化发展,集中供热供气,集中处置废弃物,提高区域内资源利用效率;通过产业补链,发展节能环保建材等新型产业。如:毕节循环经济新型能源化工基地实现热电联产后,取代了各用热企业分散的小锅炉14台,容量330吨,年节能113万吨标准煤,节水450万吨,减少烟尘排放2937吨、二氧化硫排放800吨,大大提高循环经济基地的能源利用效率,减少污染排放。目前,全省10余批循环经济生态工业基地项目已开工建设。二是加快推进国家循环经济试点建设。我省贵阳市、六盘水市及开磷集团公司、贵州茅台酒厂有限责任公司等企业,自2002年来先后被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六部委及有关部门列为全国循环经济第一、二批试点单位。我省加快推进国家循环经济试点建设,2004年颁布实施《贵阳市建设循环经济生态城市条例》,成为全国第一部发展循环经济的地方性法规。全省各循环经济试点企业推进能量的梯级利用,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提高“三废”资源综合利用率,通过产业链延伸和耦合,实现废弃物的循环利用。如:贵州茅台酒厂有限责任公司在生产过程中采用生物转化技术等科技手段进行资源化利用,并引导当地农民使用生物有机肥科学种植造酒有机原料,既解决了丢弃酒糟带来的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又实现酒糟的加工升值;既提高农民收入,又防止农业面源污染,保护了国酒茅台的生态环境。近年来,我省循环经济发展取得明显成效,单位生产总值能耗逐年下降,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逐渐提高。

  (四)以旅游业为龙头的生态服务业蓬勃发展

  我省有丰富的旅游资源,现有国家级风景名胜区13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8个、国家森林公园21个、国家地质公园6个,省级自然保护区130个。全省生态环境质量优良以上面积占省域土地面积的78%。良好的生态环境和丰富的旅游资源为我省发展旅游业创造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围绕加快培育发展旅游支柱产业、建设旅游大省的目标,我省整合资源、搭建平台,形成了生态观光旅游、避暑、温泉休闲度假、节庆旅游、乡村旅游、文化旅游、森林旅游、花卉旅游、探险旅游等多样化的旅游体系。2008年,全省接待国内外游客12913.02万人次,比上年增长23.7%;当年旅游总收入达1061.23亿元,比上年增长31.8%。旅游业已成为全省经济发展的又一支柱产业。

  (五)生态试验区示范建设成效明显

  贵州省毕节地区位于省内西北部,具有典型的喀斯特地形地貌特征,曾经是我省经济发展严重滞后、人民贫困程度极深、生态环境极差的地区之一。1988年1月,时任贵州省委书记的胡锦涛同志倡导和推动了建立毕节“开发扶贫,生态建设、控制人口”试验区的战略决策。经过20多年的发展探索,毕节试验区走出了一条突破困境的发展之路,成为喀斯特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借鉴的全国第一个综合改革试验区。针对毕节地区生态系统脆弱,石漠化和水土流失严重等突出问题,坚持探索融生态建设于经济开发之中、以经济开发支持生态建设、以生态建设促进经济发展的新途径,提出了“山上植树造林戴帽子,山腰种地埂树(坡改梯等)拴带子,坡地种植绿肥、覆盖地膜铺毯子,山下搞乡镇企业、庭院经济抓票子,基本农田集约经营收谷子”的农业综合开发“五子登科”模式。不断创新工作机制,通过大力抓好生态农业和县域工业,采取“开发山下保山上,建设山上保山下”、“重点突破,有序推进”、“寓防于建,抓建促防”等举措,积极改善生态环境,努力促进生态脆弱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全国人大环资委副主任委员汪纪戎同志几乎年年深入毕节试验区指导帮助工作,推动试验区深化发展。二十年来经济快速增长,开发扶贫成效显著,人口控制和基础教育取得成效,森林覆盖率每年净增1个百分点以上,2010年达到40.03%,比1987年净增31.5个百分点,生态环境恶化得到有效遏制。

  继毕节试验区之后,我省许多地区都因地制宜地积极探索建设生态城乡新路子,如:贵阳市以“生态环境良好、生态产业发达、文化特色鲜明、生态观念浓厚、市民和谐幸福、政府廉洁高效”为目标,在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一些重要方面取得了明显进展;黔东南州积极探索生态文明崛起的科学发展之路等。

  在生态示范创建方面,我省已有14个县(市、区)开展了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建设试点,其中赤水、湄潭、凤冈、余庆、荔波、绥阳6个市县完成了创建工作,被国家环保部命名为“国家级生态示范区”。花溪等15个乡镇在创建国家环境优美乡镇和省级生态示范乡镇。目前沿赤水河、习水河的数十个乡镇已经完成了垃圾填埋或转运设施建设,为城乡环境保护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

   四、推进生态城乡建设面临的问题

  我省在建设生态文明、转变发展方式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由于自然条件、人口问题、经济结构、体制机制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全省生态文明建设仍然面临着一些突出问题。一是经济欠发达,致使建设生态城乡资金短缺问题在近期内难以缓解。二是石漠化与水土流失尚未根本遏制。我省是全国石漠化面积最大、等级最齐、程度最深、危害最严重的省份,石漠化和水土流失的治理任重道远。三是人口增长对资源与环境的压力十分沉重。2008年末我省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约为237.8人,比全国高出98.2人;人均耕地仅0.63亩,低于联合国粮农组织规定的人均0.8亩的警戒线,在不少县、乡城乡生态建设用地与种粮用地的关系难以处理好。四是由于能源原材料工业比重过大,产业结构调整压力大,经济发展与节能减排的矛盾比较突出。五是农业面源污染的治理起步晚,问题多,任务重。

  五、下一步工作的建议

  “十二五”是我省加快推进小康社会建设、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关键时期,我省将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三者共赢的科学和谐发展道路,努力探索贵州特色生态文明建设的有效途径。充分发挥贵州经济特色和生态环境优势,把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作为全省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要求。一是要更加聚精会神地抓好发展这个第一要务,在加快发展中不断推进生态城乡建设。二是把抓好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作为基本要求,在努力加快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把保住青山绿水放在重要位置,在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上“不欠新账、多还旧账”,为我省经济社会的加快发展腾出宝贵的环境容量。三是把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改善人口结构作为促进人口与资源环境协调的重要基础。四是把抓好资源节约作为关键环节。要把资源节约的理念贯彻到推进全省生态文明建设的各个环节和各项工作中。把节约能源资源工作贯穿于生产、流通、消费各个环节和经济社会发展各个领域,加快形成节约型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五是把加快生态产业发展作为主攻方向。按照不同生态功能区确定的发展方向、重点,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做到强化第一产业,加快发展第三产业,适当调控第二产业(重化工),努力改变我省“一产不大、二产偏弱、三产不强”的不协调现状,实现经济、社会、环境、资源、民生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六是把生态文化建设作为重要支撑。把生态文化培育成主流文化,把生态意识上升为全民意识、主流意识,把生态文化具体渗透到城乡建设、公民行为、社会风气等方面。七是把体制机制创新作为重要保障。创新体制机制,全面系统研究有利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政绩考评体系、激励企业加大环保投入的政策体系、建立规范居民绿色消费的法规体系等等,在体制机制上作出系统的设计,努力化解生态文明建设中遇到的各种难题,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有力的制度保障。

  ■ 贵州省人大常委会环资委办公室 黎 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