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全球通” 绿色发展“贵州行”
今年,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向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发来贺信,让贵州干部群众备受感动鼓舞、倍感光荣自豪、倍增信心力量——
今夏的贵州,全世界目光聚焦。
7月7日,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2018年年会在贵阳拉开序幕。
恰逢论坛创办十周年,又是经党中央、国务院批准将论坛升格为国家级国际性高端论坛的第五个年头。
习近平总书记十分关心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时隔五年后再次向论坛发来贺信——
“国际社会需要加强合作、共同努力,构建尊崇自然、绿色发展的生态体系,推动实现全球可持续发展。”
“中国高度重视生态环境保护,秉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倡导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持走绿色发展和可持续发展之路。”
“我们愿同国际社会一道,全面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共同建设一个清洁美丽的世界。”
习近平总书记对贵州工作的特别关心,对贵州发展的高度重视,对贵州人民的特殊厚爱,让贵州干部群众备受感动鼓舞、倍感光荣自豪、倍增信心力量。
“这是具有历史性、国际性意义的大事。”“我们一定牢记嘱托、感恩奋进,推动生态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各项事业取得新进步。”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贺信精神,贵州各族干部群众更加坚定了深入推进大生态战略行动、持续办好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的信心和决心。
十年磨一剑,生态铸芳华。
2009年,贵州一场以“生态文明”为主题的峰会,点亮了专题论坛探讨生态文明建设的星光,第一次在中国提出“绿色经济”的概念。
2018年,贵州成为了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先导,持续发出生态文明建设的“中国声音”。
联合国、国际组织和各国政要积极参与,如今的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逐步成为了汇聚全球智慧、共商可持续发展、共同探讨生态文明发展路径的平台,成为政府、企业、专家、学者等多方共建共享的长期性平台。
“通过论坛,我开始了解贵州,了解了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特别顾问汉斯·道维勒这样感慨,论坛立足贵州、扎根中国、服务中国、服务于世界和人类。
习近平总书记对贵州发展的关心、对贵州人民的厚爱,已铭刻在每一位贵州人心间。
在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这个平台的聚合下,贵州人牢记嘱托、感恩奋进,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不断增加绿色发展的信心、勇气和实力,让绿色成为生态文明最鲜明的特色,成为人民美好家园最亮丽的主色,成为新时代发展最厚重的底色。
坚定不移地纵深推进大生态战略行动,贵州着力加强绿色治理。“蓝天保卫”“碧水保卫”“净土保卫”“固废治理”和“乡村环境整治”五场污染防治攻坚战在贵州大地打响。
发展绿色经济,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贵州向世界性难题——磷石膏处置“宣战”,通过实行“以渣定产”,倒逼企业实现绿色转型,培育壮大新兴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实现新旧动能加快转换发展提速。
建设绿色生态,全力推动绿色贵州建设。通过三年不懈努力,贵州全面绿化宜林荒山荒地,造林1928万亩,实现林业总产值2000亿元。
深化绿色改革,加快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贵州推进的五级河长制、生态保护红线、生态环境损害党政干部问责、排污权有偿使用、污染第三方治理等举措,引领全国风气之先。
着力厚植绿色文化,营造共建共享的氛围。从“盼温饱”到“盼环保”,从“求生存”到“求生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已经深入每位贵州人的心中,化成了实实在在的行动。
江南千条水,云贵万重山;五百年后看,云贵胜江南。
当生态文明成为世界主题的今天,将绿色作为发展底色的贵州,正在沿着百姓富、生态美有机统一的发展新路疾驰,绘就一幅后发赶超的壮美画卷。(记者 王鲁铨 实习生 段慧)
[责任编辑: 刘菲 谢素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