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档案铭记历史用档案服务社会
贵阳市档案局(馆)编研成果。
市民查阅档案。
征集到的王阳明历史档案资料。
贵阳市档案馆新馆效果图。
档案,是看得见的历史。
陈旧的纸页,泛黄的老照片,久远的音频,黑白的短片,从历史中沉淀出来的件件实物……一份份档案资料记录着历史岁月、人文故事,展示着社会经济、文明发展的轨迹,寄托着普通百姓对未来发展的期待与梦想。
今年6月9日,是第8个“国际档案馆日”,也是我国连续第3次开展“国际档案日”宣传活动。让我们一起走进贵阳市档案馆,从具有“存凭、留史、资政、育人”的特殊价值的档案中,认识、了解贵阳的发展岁月。
创国家一级馆 打造档案事业升级版
成立于1960年1月的贵阳市档案馆已有60多年历史。1998年,贵阳市档案馆被定为贵州省一级档案馆、贵阳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01年档案馆与档案局体制合一。
“档案不仅是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更是经济社会和人民群众各方面情况的真实记录,是促进各项事业科学发展、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重要依据。”市档案局(馆)相关负责人说,档案事业的科学发展对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意义重大。
截至目前,贵州没有市级国家综合一级档案馆。为填补这个空白,贵阳市档案局(馆)以“创国家一级馆、建群众满意单位”为抓手,建新馆、实行盘点交账管理、进行档案数字化,推动档案事业持续健康发展。
年内,位于观山湖区文化山规划区、规划总用地29.56亩、总建筑面积2.4万平方米的贵阳市档案馆新馆将开工建设。项目预计总投资1.2亿元,将建设贵阳市档案馆、观山湖区综合档案馆和观山湖区图书馆,其中,贵阳市档案馆1.6万平方米,将建成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档案安全保管基地、档案利用服务中心、政府信息公开中心、电子文件管理中心。
档案工作是否现代化,其显著标志就是看是否建成数字档案馆。2011年,贵阳市档案馆便启动了总投资250万元的数字档案馆建设项目。通过几年在硬件和软件方面的建设,目前,贵阳市数字档案馆已上线运行,市民可以在线查阅300多万页数字档案资料,今年还将完成200万页。预计到2018年,市档案馆馆藏数字化率将达到50%。
打铁还需自身硬。市档案局(馆)积极加强机关自身建设,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局馆全体干部职工的支持下,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全面推进生态文明示范机关建设,通过自身建设不断推进档案事业发展升级。
近年来,市档案局(馆)切实加强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档案规范化管理和档案资源建设,配合相关部门做好档案工作,加快推进档案信息化步伐,加强档案征集接收工作,切实做好档案查阅利用,加强党组织建设和档案人才队伍建设,自身建设水平明显提高,成功创建市级生态文明机关。
发挥档案服务作用 建一流档案利用平台
“为民服务”是体现档案价值的重点之一。贵阳市档案局(馆)通过工作日中午不休息、24小时不间断提供查档热线服务、设立党员示范岗提供优质服务、设置满意度测评器接受监督等多种举措,实现了档案利用体系全覆盖的服务目标。
在群众利用档案的过程中,涌现了许多生动的事例。
2009年11月,某企业退休职工到档案馆查询知青档案,尽管部分知青档案不齐全,但通过档案馆一次又一次的悉心查找,终于为他查到了知青证明。凭此可以享受退休待遇相关政策的曾忠远感激地说:“有了这份证明,我一年增加了2280元退休金,档案提供了重要的帮助!”
2010年,某单位到档案馆查找建设竣工图及各类相关审批批文、验收资料。全力为企业服务的档案馆帮助企业查到了修建大楼时的原始材料,为装修大楼提供了原始依据。
2010年,贵阳市某居民通过查阅档案馆资料,找到了其父亲解放初申请办理商业登记的资料,证明了其现在的住房历史上曾是商业用房。档案还原了历史房产面貌,让其一家在拆迁中得到了应有的经济补偿。
2014年8月12日,中央电视台某知名主持人的奶奶独自到档案馆查询去世儿子的中级职称档案。由于需要翻阅大量档案而老人又年过八旬,于是,档案馆接待人员耐心服务,为老人查到了其儿子的任职资格证书等相关材料,为其办理房屋产权提供了依据。老人激动地连声感谢:“谢谢你们热情的服务,帮我解决了大问题。”
……
这样的事例不胜枚举。一枝一叶总关情,无论是维护群众切身利益还是支持历史文献研究,无论是服务民生小事还是服务重大项目、全市大局,贵阳市档案局(馆)都牢记“对历史负责、为现实服务、替未来着想”的历史使命,以“建群众满意单位”为目标,创建服务一流的档案利用平台。
在位于半边街138号、建筑面积6700平方米的贵阳市档案馆里,一排排整齐排列的柜子里保存着明清时期、民国时期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约62万卷(件)档案。
“档案就是资源,要打破档案‘锁在深闺人不识’的封闭状况,通过编研让这些‘死档案’变成‘活文化’。”市档案局(馆)相关负责人说,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贵阳市档案馆立足馆藏,挖掘档案史料资源,结合贵阳特有的历史、文化、民族、城市景观等编辑出版历史文化书籍,弘扬优秀地方文化。
2003年,《贵阳市老照片——城廓、名胜、古迹、社情》出版,一幅幅鲜活可观的历史画面清晰、直观、生动地展现了清末民初贵阳的风雨历程和沧桑之变。“该书一出版市民便争相收藏,让我们认识到了发掘地方文化内涵的现实意义。”市档案馆相关负责人说。
档案就像一座文化宝库。贵阳市档案局(馆)不断按照专题选编的形式进行资源挖掘、档案编研。
2008年,《战地红十字:中国红十字会总会救护总队抗战实录》一书面世,展现了中国红十字会总会救护总队以贵阳市图云关为基地,培训抗日医务人员,组织医疗队、医药物资,奔赴抗战各战区“救死扶伤、博爱恤兵”的动人事迹,原救护队医生、中国工程院院士、99岁高龄的张涤生教授还来信索书。
2012年初,档案馆启动“百年地图看贵阳”活动,向社会公开征集贵阳老地图,得到了市民的支持,当年就收集齐了从明朝至今,各个历史时期近200幅贵阳地图。以此为基础,《百年地图看贵阳》一书2013年9月出版发行,收录的165张贵阳地图记录着城市发展脉络,保留下城市永恒的记忆。
去年,《抗战时期的贵阳工商业》一书出版,从贵阳市工商业概录、实业展览、贵州企业公司等方面收录了抗战时期贵阳市工商业的发展状况。
……
从《贵阳旧事》到《抗战期间贵阳艺术活动》,从《标语承载的历史》到《贵阳知青上山下乡档案辑录》,贵阳市档案馆已经编研出版近20本书籍。今年还将编研出版《百年档案记贵阳》,让档案文化呈现了无限魅力。随着一部部档案文化产品被人们所认识,贵阳的地方历史文化也得到丰富和传承。
■名词解释
国际档案馆日
1948年6月9日至11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召开了一场专家会议,成立国际档案理事会(ICA),通过了ICA的第一份章程。章程指出,世界各国的档案工作者应共同努力,为了全人类保护好档案,开展鉴定并提供利用;档案和文件作为全世界共享的遗产和全人类一样,具有同一性。
2007年11月,为了庆祝2008年ICA成立60周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体成员在加拿大魁北克举行的年度全体会议上投票决定,将每年的6月9日定为“国际档案日”。
2013年,我国国家档案局决定自2013年开始,把每年的6月9日即“国际档案日”作为档案部门的宣传活动日。每年的宣传活动日均有明确主题,从2013年开始,活动主题分别为“档案在你身边”、“走进档案”、“档案与你相伴”。
分享到新浪微博人人网腾讯微博网易微博微信QQ好友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