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间地头是干部走群众路线的最佳场所
04.06.2014 19:50
本文来源: 贵州地方新闻网
4月29日上午,德阳市副市长杨震前往中江、罗江两县,深入田间地头,察看粮油作物生长情况,调研粮油生产。(4月30日《德阳日报》)
近日,德阳市副市长杨震一行先后前往中江县辑庆镇文堂村、永太镇多宝村和罗江县鄢家镇万安村,实地察看小春作物长势和大春前的准备情况。当看到小麦、油菜长势良好,即将获得丰收时,杨震感到十分高兴。他叮嘱当地有关部门,要加强田间管理,做好蓄水工作,确保粮食丰收和安全,同时要搞好秸秆全域焚烧。笔者认为,领导干部走群众路线,就应该是越深入越好,田间地头就是干部走群众路线的最佳场所。 脚上沾满了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淀了多少真情,脑海里才可能清楚群众有多少期盼,因此党员干部在践行群众路线的时候,就应该深入再深入,深入到群众劳动的田间地头,深入到群众的田埂院坝,既看群众的前院,也看群众的后院,这样领导干部才可能实实在在地了解群众的生活,了解和掌握群众的意愿、群众的困难、群众的诉求,这样领导干部走群众路线。服务群众才可能做到不虚、不枉、不走过场。 长期以来,一些领导干部走群众路线搞形式,就让群众很有意见,比如一些干部要么是“隔着玻璃看,坐着车子转”;要么是“身”入群众而不深入群众,更不“心”入群众,搞“调研一阵风”;要么是“基层一日游”,成为给基层群添碗、添筷、添麻烦的“三添”干部,这些干部哪有心思深入到田间地头,去用脚步丈量民情,用心去关心群众疾苦,了解群众困难啦? 因此我们希望更多的干部在走基层,服务群众的时候,要真正地做到深入到基层一线去,深入到田间地头,去庄稼地前和群众谈农作物的管理,在庄稼地里去关心和问候群众,用脚上“两腿泥”去获得群众的信任,确保自己走好、走实群众路线。
本文来源: 贵州地方新闻网
04.06.2014 19: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