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力“申遗” 专家学者研讨西夏陵突出普遍价值
人民网银川11月10日电(宽容)为西夏陵申遗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持和学术支撑,11月10日,西夏陵突出普遍价值学术研讨会在银川召开。
研讨会上,区内外文化遗产专家学者30余人围绕西夏陵突出普遍价值、西夏文明研究成果以及西夏陵的保护和展示等议题进行了发言交流,为科学推动西夏陵申遗工作出谋划策。
自治区副主席姚爱兴在研讨会开幕式上说,2011年11月宁夏启动实施西夏陵申遗工作以来,颁布实施了《西夏陵保护条例》,立项建设了西夏博物馆迁建工程,开展了规划编制、遗产管护、考古发掘、环境整治、遗产展示等工作,取得了积极进展。
国家文物局副局长童明康对近年来西夏陵在文物保护、环境整治等方面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同时他提出,西夏陵申遗工作还面临一些问题。突出表现在研究基础仍显薄弱,缺乏必要的跨学科交流、合作,尚未摸清西夏文明的内涵等一些关键问题方面,至今仍未形成具有说服力的学术成果和统一认识。此外,由于历史原因,西夏陵整体保存状况仍不理想,部分陪葬墓遭到破坏,陵塔残损严重,对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带来负面影响。长期以来,西夏陵的展示停留在将重要文物古迹当成普通旅游景点展示的较低水平上,缺乏必要的展示服务设施和游客引导及管理控制措施。
针对这些问题,童明康指出,当前西夏陵保护和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任务仍然非常繁重,需要在加强历史文化研究,提炼突出普遍价值、建立健全工作机制,完善保护管理体制、加快推进保护工程,提升保护管理水平等方面工作继续加工作大力度,抓紧做好各项申报准备工作,争取西夏陵尽早成为世界文化遗产申报国家项目。国家文物局将一如既往对西夏陵保护和申遗工作给予重点支持,在资金和项目上予以重点倾斜。
工作人员介绍,目前,西夏陵已经完成了1、2、3、4、6号陵和3区39号陪葬墓的加固保护工作,5、7、8、9号陵本体保护工作正在进行中。在环境整治方面,完成3、4号陵周边及空军部队老营区、申遗区内平吉堡奶牛场内的建筑物、地上附着物拆除。完成了陵区安全技术防范系统一期工程。开展西夏博物馆迁建工作,完成西夏陵“四有”基础档案、西夏文物征集、遗产地基础信息数据库和西夏陵地理信息数据库建设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