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余文化的现实解读

23.04.2015  03:05

炎炎夏日,我与几位朋友一起前往巩义,乘兴参观了康百万庄园。庄园虽已没有了当年的规模,但可以想见历经明、清两朝及民国时期,十四位康氏子孙不断开拓400余年、苦心经营这份家业的艰辛,也可想见当年之恢宏排场。不过,给人印象最深的,还是悬挂于主宅区一院过厅内的留余匾。它外形犹如一面迎风招展的黄色旗帜,上余天,下余地,金底黑字,金贵凝重。导游介绍说,此匾为中华名匾之一,匾长1.65米,宽0.75米,共174字,匾刻于康家一门二进士的鼎盛时期,系1871年康伯儒赠给孙子康悔文作为经商持家为人的提醒之物。

匾中提到:“留有余,不尽之福以还造化;留有余,不尽之禄以还朝廷;留有余,不尽之财以还百姓;留有余,不尽之福以还子孙……临事让人一步,自有余地。临财放宽一分,自有余味……若辈知昌家之道乎?留余忌尽而已。

留余”,简而言之,就是留有余地。细品匾文可以看出,这是儒家“财不可露尽,势不可使尽”的中庸思想的集中体现。古人早就意识到了这一点,主张不能“竭泽而渔”,军事上“穷寇莫追”,在为人处事上“得饶人处且饶人”。想一想,其中不无道理。我们日常所说的“月盈则亏,水满则溢”,还有“真理再向前一步就是谬误”,岂不都是留余文化的具体反映?

可以说,古人所倡导的“留余”,其含义丰富深广,已经远远超越了商场秘籍的境界,堪称极为精妙的人生哲学。这种留余哲学实际上可以理解为“四让”,即让巧于天、让禄于国、让利于民、让福于后。因此,留余文化在中原、在很多地方已经逐步成为一种共识、一种行为准则。已故的国学大师南怀瑾先生,对留余文化“一生犹欠诗书债,万事终须留有余”的评价,更是道出了“留余”二字的深长意蕴。2012年1月,河南省留余文化促进会在郑州成立,并确定每两年举办一次留余文化论坛。专家学者深入研讨留余文化,也可见其地位之彰显、现实意义之突出。

查阅资料我们不难发现,留余文化的发端并不是康百万庄园,而是可以追溯到南宋的。南宋末年士大夫王伯大撰《四留铭》之后,“留余”思想开始广为流传,并逐渐深入人心。元、明、清三朝,被官宦、士人、商贾等阶层奉为施政、修身、教子、营商等的圭臬。中原康百万、苏州潘世恩、梅州张资平等世家望族,都建有“留余堂”,“留余”被定为传世家训。人们在探究康氏家族为何能够打破“富不过三代”的魔咒、从商几百年长盛不衰的奥妙之后,便不得不承认,康氏后代的领头人牢牢秉承“留余”的思想精髓,平衡共赢、因时而变、兼济天下、让利于民,是留余文化在发挥了重要作用,功不可没!

留余”并不深奥,但做起来却不是那么容易。时代在变,世界在变,“留余”思想也在不断发展中传承着,并随着时代的发展注入新的内涵。

在日常生活中,讲一点“留余”,就能做到“前半夜想想自己,后半夜想想别人”,少些私心杂念,多些体恤他人意识,多些公德意识,多些奉献社会意识,逆而不馁,顺而不骄,贫而不卑,富而不淫;在职场上多一点“留余”,就能做到少些急功近利思想,少些钩心斗角,多些稳扎稳打,多些换位思考,方能纵横捭阖、游刃有余;在商业经营中学一点“留余”,“能赚十分的钱,自己只拿九分,留一分给别人赚”,少些尔虞我诈、弄虚作假,多些诚信守法、厚德润民,资源共享、合作共赢、以质为本,岂能不财源滚滚?

留余”的内涵,就是做事有度,留有余地,适可而止,恰到好处;做人“允执厥中”,“仁慈厚道”,不可“走自己的路让别人无路可走”。为人处世,要点到为止,忌讳高调、张扬、飞扬跋扈、唯我独尊。它要求人们不可一味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要实现一定程度的利益均衡;要求人们要谋正当利,取之有度,适可而止,在此基础上保持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身等诸多关系的和谐。试想,商品经济社会,若一味追求金钱、不择手段,甚至六亲不认,岂不是自绝生路?可以看出,“留余”不仅是修身养性、为人处世、修齐治平的道德遵循,更是中华文化在化解矛盾、创造和谐的实践中形成的宝贵思想财富。它蕴含着“全面、协调、可持续”之意,是道与术的统一、知与行的统一,凝聚着深刻的思想智慧。

当前,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已经位居世界第二。然而,我们的发展也面临着矛盾:经济发展不平衡,城乡、工农、不同地域差距较大,产业结构不够合理;尤为严重的是,一些地方、一些官员为了小团体或个人利益,片面追求经济发展速度和GDP数字,“吃祖宗饭,断子孙路”,不惜牺牲生态环境,不讲经济社会统筹发展,掠夺式开发,与民争利,使生态问题和社会矛盾接踵而至。如果把“留余”用在行政之道上,“不尽之财以还百姓,不尽之福以还子孙”,对于管理者而言,就是让利于民,就是造福子孙。换句与时俱进的话,就是让老百姓分享改革开放成果,倡导可持续发展。为官者若能从留余文化里,感悟到治理之道、发展之道,岂不是一件幸事?对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重铸我们的文化价值、构建全民族的共同精神家园,“留余”思想有其重要意义啊!

中国政法大学吴琼恩教授指出:“我们中国文化要崛起,拿什么东西让西方人服气?‘留余’这个哲学思想就非常重要。什么事情都要留有余地。西方人的理论思想是直线的,我们中国人是曲线的思考,会转弯的,这就叫留有余!我们中国人对自己的文明文化一定要有信心,千万不要学了人家以后,忘了自己的高明。

应该看到,“留余”这一理念日渐进入人们的视野,进而浸润人们的心灵,就意味着一种可贵的“文化自觉”。“留余”思想秉承中华文化精髓,符合现代发展潮流,更自觉、主动地关注、研究、促进、发扬光大,这不仅可以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补充极其有益的建设性资源和营养,还可以帮助我们铸造社会的精神价值、建设全民族的共同心灵家园。

著名社会学家、哲学家郑杭生教授说,作为一种深刻浸润到中国文化肌肤之中的传统哲学思想,“留余”既有其积极的一面,也有其消极的一面。它倡导一种执中守和的理念,不走极端,不说满话、做绝事,凡事留有余地,这是秉持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传统中国自然哲学、社会哲学和人生哲学的核心内容,是世代华夏民族对人类文明的一种思想贡献;但“留余”在一定意义上体现出守旧、持衡、求稳的哲学观,缺乏革故鼎新、发奋进取的精神。我们需要理性地发掘“留余”哲学思想里的精华内涵,克服消极性传统元素,弘扬其传统精华。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和灵魂,是国家发展、民族振兴的重要支撑。当今世界,文化已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可以说,文化是民族之根、文明之根、发展之根,文化是民族之魂、人类之魂、发展之魂,文化是时代进步的推动力、凝聚力和提升力。留余文化作为中华文化的一部分,同样不可轻视。

不过,话说回来,康百万庄园里的后代子孙,也不是所有人都牢记并尊崇了这条祖训。据说,康氏子孙中的十八杆大烟枪,最终还是导致了迅速败家的结局。如今在康百万庄园里走走,可见楼宇檐牙虽在,但辉煌不存,石榴树“留余”苍天,一派生机。前车之鉴,今人千万不敢忘记啊!来源:开封日报 通讯员:汴梁学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