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老店中华书局首次开门迎读者
本报讯(记者 路艳霞)对于喜欢阅读古籍的读者来说,中华书局无疑是他们眼中的“圣地”。借着昨天世界读书日的契机,这家百年老店首次举办读者开放日活动,不少书迷一大早7点钟就赶到书局门口排队,想要看看这座神圣的传统文化殿堂都有些什么宝贝。
8时30分,中华书局正式开门迎接读者。书茶俱备,让人觉着暖心;摆在一层大厅的点校本“二十四史”、《资治通鉴》等经典古籍,看上去蔚为壮观,让人不由得肃然起敬。工作人员告诉大家,这其中的《史记》修订本上市不到两年,精装、平装两个版本共4万套,已销售告罄。听到这里,首都师范大学研究生王文超感慨地说:“中华书局的图书,内容做成传世品,形式做成艺术品,想不吸引人都难。”
百年老店,自然有不少拿得出手的宝贝。中华书局的民国出版物展区,不少读者在这里驻足参观。国内最早的《国富论》,竟然是1936年的初版书;1922年出版的莎翁名剧《哈孟雷特》,原来是田汉翻译的;还有1916年的初版《福尔摩斯探案集》,书页早已泛黄。《八十七神仙卷》的故事更是精彩。1937年,艺术大师徐悲鸿用手头仅有的一万元现金和自己的七幅作品,换回了这幅珍贵的白描人物卷,并将其重新装裱,做了题跋,交由中华书局采用珂罗版精印,从此传世。
难得的开放日活动,中华书局邀来了三位名家登台开讲。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楼宇烈谈“为己之学”,清华大学哲学系教授陈来议“传统文化与核心价值”,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李零侃“简帛中的文学”,三位学者吸引了各自的大批粉丝前来聆听。爆满的会场外,还有不少没能得到预约席位的读者赶来,想找机会蹭听讲座。
昨天,著名考古学家孙机也来到中华书局接待读者。孙老的《中国古代物质文化》一书昨天获得了第十届国家图书馆文津图书奖,有读者借着这本书向他请教,如何看待电视剧上热播的古装剧。没想到这个问题触到了老先生的痛处:“不少电视剧把历史颠倒得不像样子,生一肚子气,不利于养生,所以后来索性就不看了。”这番话引起了在场读者的共鸣,大家会心一笑,气氛更是热闹。
首次举办读者开放日,中华书局共接待读者400余人,参加讲座的读者多达600余人。面对热情的读者,中华书局总编辑顾青很是感动。这些年,他越来越感觉到传统文化正日益受到社会大众的重视。“就拿《论语译注》来说,这部书原来的年销量不过几千册,一度达到过四五万册,我们就已经欢喜不已了,但现在这部书的年销量已经高达30万册。”顾青说,希望中华书局的读者开放日今后一直办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