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时空的对话】诚信 瑞士成功的重要基石
光阴如梭。不知不觉,我们来到瑞士采访已有整整11天。
如果说,瑞士城市中、乡间里随处可见的美景,时刻让我们的眼眸在享受一道道愉悦的大餐;那么,这段时间经历的一些小事,这些小事传递出的瑞士人的品格,则时常让我们的内心受到触动。
其中,诚信无疑是让我们时刻能感受到,也让我们最受触动的品格之一。下面,我们将和大家分享三个有关诚信的故事或者见闻。
发达的城市公交上,无人售票、查票。
瑞士的城市公交
11天,我们走访了日内瓦、洛桑、巴塞尔、苏黎世、卢塞恩、伯尔尼、英格堡等城市。一些城市的酒店,在我们入住时会赠送一张乘车卡,在限定的时间内,可凭其乘坐酒店所在城市的公交车、有轨电车、电车等公交工具。
停靠在苏黎世火车站的一列时髦的列车
瑞士行记者在乘坐瑞士的有轨电车,我们可都是买了票的!
一票在手,我们在这些城市中的行程,便大多搭乘公交出行。这些车上,我们看不到售票员、查票员,司机也从不询问乘客的购票情况。似乎,在每一个站台大家都可随意上下每一辆公交车。
瑞士公交站台边都有一个自动售票机,乘客根据自身需要购票,公交车上也没有检票员
“瑞士很发达,难道当地人都免费乘坐公交吗?”这样的疑问在我心里憋了几天后,终于忍不住开始询问。
经过采访,我们了解到,不是免费,而是人们都自觉的购买了车票——有月票、季票、年票,也有临时购买按里程计算的车票;对于游客,瑞士也推出了多种公交票。
“可是,没人查验票,会不会有人逃票呢?”疑问仍在继续。在瑞士学习、工作六年多的华人陆梦昊告诉我们,很偶尔偶尔的情况,会有验票员上车查票,“若有瑞士本地人逃票,那么他付出的代价会很大。”所以,瑞士人基本很少有逃票的情况,大家习惯了自觉购票,也习惯了利用发达便利的公交系统出行。
于是,在公交公司与当地市民之间便建立起了一种牢固的信任关系。在人力昂贵的瑞士,这种信任让公交公司少雇了许多查票员、验票员,提升了公交的竞争力。
一把小小的军刀,全国统一零售价格。
中国人出门,总会想着给亲人朋友带点礼物。我们也不例外。
由于本次采访涉及的主题多、对象多,我们跑了许多城市,也有了机会对瑞士知名的旅游产品——瑞士军刀,进行全方位的“货比三家”。
为了采访城市建设,我们穿行在瑞士的许多城市中;为了采访农业经济,我们行走在瑞士的许多小镇中;为了采访旅游经济,我们踏访了一些知名的景点。
可是,怎么会这样呢?不论是在繁华的市中心,还是在宁静的小镇里;不论是在游人如织的旅游景点,还是在入住的任何一个酒店,同一品牌、同一款式的军刀,都是一模一样的价格。
无论是在旅游景点,专卖店还是偏远的乡村,所有的瑞士军刀都是一个价
我们只能感叹瑞士的商业诚信氛围——在城市中心人流量大、租金贵的店铺,商家没有提价;在远离大城市、物流成本相对较高的小镇,商家没有提价;在游人如织、客源滚滚的旅游景区,商家也没有提价。
这样的体验,让游客没有“被宰”的感觉,无形中更让游客加深了对瑞士产品的认可——稳定统一的价格,似乎在证明着瑞士产品可靠的质量。
路边临时停车场,无人值守、自助购票。
11天的采访,让我们的采访车里程突破了2500公里。我们也记不清楚,多少次将车停放在室内停车场、室外临停点。
有一天,忙完下午的采访后已是晚上8点,饥肠辘辘的我们在卢塞恩随便找了个餐馆,立即开始喂饱自己的肚子。突然,采访车司机像火烧一样的从座位上腾了起来,“你们先吃着,我得去续停车费。”丢下这句话,他跑出了餐厅。
那一天,我们的采访车停在路边的临停点,没有停车收费人员、没有交通警察(事实上,我们在瑞士的街面很少看见警察)、周边也没有监控设施。
七八分钟后,司机走回了餐厅,刚落座便说:“好险,就差两分钟就是超时了,大家慢慢吃,我又续了半小时。”
一打听我,临停点虽然没有值守人员,但却有自动售票机,司机柯根据自己需要停车的时间,自动购买停车票。
接下来的聊天中,我才知道,不论是室内、还是室外,只要是需要付费的停车场都有自动售票机,停车的司机们都会根据自己的停车时间自助购票。
除了这三个故事,11天的行程中,我们还看到了一些场景——在瑞士的路边,停放的自行车许多都没有上锁,车主相信,自行车不会丢;推着婴儿车的年轻夫妇,总是平稳的穿过马路,他们相信车辆一定会在安全距离以外停下来……
瑞士的城市中,不是所有的道路都使用斑马线,不过只要有行人过马路,机动车一定礼让
在瑞士,接头随处可见没有上锁的自行车
诚信,似乎已经渗透到瑞士人的血液里,并成为瑞士取得成功的重要基石——作为一个人力资源昂贵的国家,诚信让瑞士人从一些不需要太多专业技能的岗位中解放出来,从事附加值更高的工作;作为一个现代化的国家,诚信让瑞士的城市管理工作更多的依靠“人机互动”,加快实现自动化、信息化、数据化;作为一个发达国家,诚信让瑞士的产品贴上了做工精细、品质优良的标签,保持了一个国家长久持续地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