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对国家和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打好贵阳学前教育发展攻坚战
●确保用于学前教育的建筑面积每年增长10%以上
●确保三年内每个乡(镇、社区)都有一所公办或普惠性幼儿园
●确保投入学前教育的市级财政资金每年按比例增长
本报讯 6月30日,省委常委、市委书记陈刚调研全市学前教育工作,强调要深入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用三到五年时间基本普及15年基础教育”的决策部署,以对国家和人民群众高度负责的态度,坚决守住三条“硬杠杠”,打好贵阳学前教育发展攻坚战。
市委常委、观山湖区区委书记丁旭东,市委常委、市委秘书长聂雪松陪同调研。副市长毛有碧主持座谈会。
近年来,我市以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为抓手,不断扩大学前教育覆盖率,累计投入学前教育建设资金3.36亿元,幼儿园数由360所上升到491所,在园人数从8.37万上升到10.99万,学前三年毛入园率从51.01%提高到74.57%。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我市学前教育面临严峻形势,现有资源不能满足人民群众的迫切需求,市民反映强烈的入园难、入园贵、入园远等问题仍然较为突出,严重制约了我市三年内普及15年基础教育的进程。
民有所呼,我有所应。当天,陈刚先后来到南明区国际城幼儿园,观山湖区第一幼儿园、康美乐幼儿园实地调研。每到一处,他都详细了解幼儿园占地规模、场地租金、师资力量、收费标准、管理运行、财政投入等办学情况,实地察看一间间教室、厨房、宿舍、卫生间等设施设备,俯下身子教孩子们识图、捏泥人。调研中,他诚挚感谢老师们的辛勤付出,叮嘱孩子们健康快乐成长,要求相关部门整合各类资源,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学前教育,大力增加公办幼儿园以及普惠性民办幼儿园规模。
随后召开的座谈会上,市教育局汇报了全市学前教育总体情况,白云区第一幼儿园代表公立幼儿园、兴隆幼儿园代表民办幼儿园、南明区代表各区(市、县)分别汇报了需要帮助解决的困难和问题。陈刚边听边记,不时插话询问。他指出,办好学前教育,关系亿万儿童的健康成长,关系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关系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是人民群众关注的热点和焦点,是公民最基本的需求、最基本的权力。省委、省政府特别是赵克志书记对学前教育发展高度重视,作出了具体指示、提出了明确要求。各级各部门各单位要进一步提高认识,将大力发展学前教育作为社会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举措,作为推进新时期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重要任务切实抓好。
陈刚强调,要坚决完成三项“硬任务”,即确保用于学前教育的建筑面积每年增长10%以上;确保三年内每个乡(镇、社区)都有一所公办或者普惠性幼儿园;确保投入学前教育的市级财政资金每年按比例增长。为此,在今后一个时期,市、区(市、县)政府及教育部门务必加强统筹协调、切实完成六项任务。一是要制定完成三项“硬任务”的责任分解表,落实到各区(市、县),具体到完成时间与具体责任人。二是要加快探索实施老城区小小普惠性幼儿园计划,落实到具体标准、配套政策、具体地块。三是要制定落实《贵阳市新建改建居住区教育配套设施建设管理规定(暂行)》的具体操作流程,并明确教育部门在这一流程中的核心权限。四是要统筹配合、齐抓共管、明确责任,以最严厉的措施和有效的办法解决居住区未建配套教育设施的问题,确保适龄儿童“入好园,好入园”。五是要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理顺公办、普惠性、民办公用以及纯民办幼儿园的价格体系。六是要继续执行“四个一批”的方法,同时要研究制定支持鼓励民办幼儿园加快发展的相关政策。
市直有关部门、各区(市、县)、幼儿园代表参加座谈。 (本报记者 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