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参与承办的“生态文化与生态文明”主题论坛圆满落幕
由贵州省林业厅、贵州民族大学、贵阳市生态文明建设委员会、北京颂和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承办的“生态文化与生态文明”主题论坛,于7月12日在贵阳国际生态会议中心隆重举行。该主题论坛系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2014年年会系列重要活动之一,贵州省委副书记李军,国家林业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陈凤学,贵州省人民政府副省长刘远坤,人民日报社副总编辑、中国生态文化协会副会长陈俊宏,喀麦隆驻华大使马丁·姆巴纳,汤加驻华大使西亚梅利耶·拉图,国际竹藤组织总干事费翰思、副总干事李智勇,英国全国自然保护联合委员会主席、前湿地公约秘书长、前澳大利亚环境署署长彼得·布里奇华特,北京林业大学人文学院院长严耕,北京师范大学教授金盛华,湖南省林业厅厅长邓三龙,贵州省林业厅厅长金小麒,贵州民族大学党委书记王凤友,中国绿色时报社常务副社长、副总编辑张连友以及中国生态文化协会、国家林业局湿地保护管理中心、全国各省市林业厅(局)、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本次主题论坛战略伙伴单位等领导、专家和企业家出席了本论坛。
“生态文化与生态文明”主题论坛现场
贵州省副省长刘远坤和国家林业局副局长、总工程师陈凤学在论坛上先后致辞。刘远坤说,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和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依托良好的生态文化底蕴和坚实的生态基础,贵州对建设生态文明进行了有益的实践探索,我们将牢牢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积极构建科学的空间开发格局,不断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加快推动绿色循环低碳发展,切实加大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努力实现百姓富、生态美的有机统一。陈凤学指出,弘扬生态文化、建设生态文明应着力推进理念文明、制度文明、行为文明。要牢固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爱护自然等发展理念;建立健全生态文明体制机制,牢固树立生态红线观念,倡导人们爱护、亲近自然,回归自然,在现实生活中逐步增加生态保护的色彩。
英国全国自然保护联合委员会主席、前湿地公约秘书长、前澳大利亚环境署署长彼得·布里奇华特,人民日报社副总编辑、中国生态文化协会副会长陈俊宏,国际竹藤组织总干事费翰思先后作主旨演讲。彼得·布里奇华特阐述了弘扬生态文化达成生态文明的七个步骤。陈俊宏认为,推动能源供给和生活方式的双重革命,是全球化进程中绿色发展的必由之路。今天倡导绿色低炭发展,就是为了解决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出现的矛盾,最终为了全人类的永续发展。同时,在现代化进程中特别要发扬光大勤俭节约这种美德,营造生态消费的社会氛围,这是一场生活方式的革命,其意义与能源供给革命同样重要。费翰思介绍了作为生态文化范例的竹藤及其文化与产业。
王凤友(左一)出席“生态文化与生态文明”主题论坛
在高端对话环节,喀麦隆驻华大使马丁·姆巴纳,汤加驻华大使西亚梅利耶·拉图,英国全国自然保护联合委员会主席、前湿地公约秘书长彼得·布里奇华特,国际竹藤组织总干事费翰思等国际生态专家,以“文化认同与生态系统保护”为话题,展开热烈对话和探讨。
在“全球生态危机下的文化变革与回归”对话中,北京林业大学人文学院院长严耕、北京师范大学教授金盛华、湖南省林业厅厅长邓三龙、贵州省林业厅厅长金小麒等专家学者,就生态危机、文化缺失、GDP评价体系、回归变革、生态与环境的区别等关键问题进行对话与探讨。通过对话达成了共识:以生态文化的视角看待发展,以生态文明的价值体系来评判发展,就能将我们引入生态文明新时代。
在“生态文化引领下的产业发展”对话中,贵州民族大学党委书记王凤友、中国绿色时报常务副社长张连友、三特集团副总裁张泉、贵州天日集团董事长黄海清、平安产险贵州分公司副总经理张振燕、凤冈仙人岭锌硒茶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孙德礼等业界专家,就生态文化为产业发展注入全新理念、生态文化引领绿色经济崛起、生态产业发展的关键因素、企业利益最大化与价值最大化的关系等话题进行热烈对话和交流。
“生态文化引领下的产业发展”高端对话现场
我校党委书记、生态学博士王凤友教授,在高端对话中就地方民族高校在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文化传播等方面所发挥的作用、贵州自古以来各民族与自然和谐相处所形成的生态智慧以及在生态文化引领下的产业革命等内容,发表了独到的见解。他认为,生态文化是引领产业发展的先进文化。生态文化的核心价值是和谐、协调、可持续发展。生态文化观念决定人类的行为选择,决定制度的制定,决定社会经济发展的模式和方向。因此,发展生态文化就是发展先进生产力。发展生态文化,构建生态文化体系,对社会意识有引领作用,对生产生活方式转变有促进作用,对政府部门决策有影响作用,对科学技术有推广作用,它是推动产业转型发展、构建和谐社会、谋求人类福祉的重要精神支撑和前提保障。他指出,生态文化引领产业发展要把握两条基本路径:一是科技发展与应用要向生态化转向。要把生态文化理念贯穿于产业发展的各个环节,既要让先进科学技术为我所用,又要从我国传统文化中汲取生态文化智慧,推动现代科技和产业的生态化转向。二是要加强生态产业发展的体系建设。生态产业发展体系应包括产业经济活动的生态化、资源节约生产、产品节能环保、流通领域和环节的生态化、产业结构和自然结构相适应等各种要素。王凤友书记的发言,得到与会嘉宾的高度赞赏。
我校参与发起的《当代人类生态文明行为准则》在论坛上正式发布
论坛上,由贵州省林业厅、北京林业大学人文学院、贵州民族大学联合发起的《当代人类生态文明行为准则》正式发布。为有效的建设生态文明,大会倡议当代人类要践行下列十项生态行为:一、树立生态意识;二、弘扬生态文化;三、关注生态保护;四、践行绿色生活;五、实施清洁生产;六、开展绿色经营;七、建设生态文化;八、实施生态工程;九、倡导绿色办公;十、推进生态产业。《当代人类生态文明行为准则》得到出席论坛的国内外嘉宾的热烈拥护。
我校大学生“生态行者”大型生态公益志愿者行动代表合影
同时,论坛还启动了由专家学者、生态达人、大学生团体为主体,社会公众共同参与,致力于生态文明行为的倡导、生态文化理念推行的“生态行者”大型生态公益志愿者行动。贵州省林业厅党组书记、厅长金小麒,为贵州民族大学“生态行者”大型生态公益志愿者行动代表授旗,全场爆以热烈的掌声。
我校党办主任谢兵、化学与环境科学学院院长贺华中、喀斯特湿地生态研究中心副主任朱四喜、民族文化产业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喻健一同前往出席论坛。
中央电视台著名主持人、“生态文化与生态文明”主题论坛主持人张腾岳先生
与我校出席论坛的师生合影留念
(特约宣传评论员 喻健 / 图文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