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影戏:比电影更具灵魂的动作片

19.03.2015  13:39

               

 

皮影戏是中国古老的传统艺术,是一种以兽皮或纸板做成的人物剪影,是中国汉族民间广为流传的傀儡戏之一。

皮影戏始于战国时期,在汉朝时期兴起,而真正的兴盛是在宋代。表现方式相信大家都不陌生:皮影艺人们在幕后一边操纵着皮影,一边用曲调来讲故事。皮影戏在我国河南、山西、陕西、甘肃等地区十分受欢迎,所以,如今也成为了这些地方的一大特色。

皮影戏,旧称“影子戏”或“灯影戏”,在还没有电影、电视的年代里,皮影一度是人们主要的娱乐活动之一。由于皮影起源的时间十分悠久,在中国流传的地域广阔,所以在不同区域的长期演化过程中,形成了许多不同的流派,多以地域来分像是四川皮影、湖北皮影、北京皮影、唐山皮影等。而且皮影的唱腔、风格、和韵律也吸收了各地的戏曲、曲艺、小调精华等,这也让皮影的各个流派显得更加的有独特性。

有一点很可惜的是传统的皮影在很多方面都存在着不可避免的局限性,成为了它适应这个快节奏社会的一大障碍,比如皮影的制作方面,要求精细制作的皮影不但耗费大量的时间,而且现在能够制作的人也越来越少。其次,兽皮制作的皮影在保存上也是很困难的,日晒会掉色,温度和湿度的变化也会造成皮影不同程度的变形。所以现在皮影正在从过去的“娱乐为主、欣赏为辅”,向“欣赏为主、娱乐为辅”过渡,皮影戏这种表演形式面临消亡的窘境。

制作

不仅皮影戏是中国古老的传统艺术,皮影的制作更是一门复杂的技艺,虽然各个流派的皮影都有自己的特色,但皮影的制作程序大多相同,通常要经过选皮、制皮、画稿、过稿、镂刻、敷彩、发汗熨平、缀结合成等八道工序。在整个皮影的艺术创意过程中汲取了中国汉代帛画、画像石、画像砖和唐、宋寺院壁画的手法与风格。

选皮

由于中国各地的差异比较大,所以制作时所需要的兽皮也要根据各地的具体情况而定。一般使用牛皮、羊皮、驴皮、猪皮等比较多,其中牛皮是应用最广泛的。

制皮

选好皮子后是制皮,制皮一般分“净皮”和“灰皮”两种,净皮是先将皮子放在冷水里浸泡两、三天,然后用刀刮制:先刮去牛毛,再刮里皮的肉渣,然后逐渐刮薄,直至刮去里皮。每刮一次都要用清水浸泡一次,直到把皮子刮薄泡亮为止。

灰皮相对来说简单许多,浸泡皮时把氧化钙、硫化钠、硫酸、硫酸铵等药剂配方化入水中,将牛皮反复浸泡刮制即可,这种方法刮出来的皮料,近似玻璃,更宜雕刻。

画稿

制作皮影时有专门的画稿,称为"样谱",这些图稿一般世代相传,在皮子制好后,先将皮子按照大致的图样分解成块,用湿布潮软后,再用特制的推板,稍加油汁逐次推摩,使牛皮更加平展光滑,并能解除皮质的收缩性,然后才能描图样。 据经验来看一般薄而透亮的成品皮,要用于头、胸、腹这些显要部位。较厚而色暗的成品皮,可用于腿部和其他一般道具上。

镂刻

雕刻刀具一般都有十一、二把,甚至三十把以上。分工十分讲究,艺人们需要熟练各种刀具的不同使用方法。 比如刻线状的纹样时要用平刀去扎。刻制直线条的纹样时用平刀去推。对于传统服饰的袖头袄边的圆型花纹则需要用凿刀去凿,一些曲折多变的花纹图样,则须用斜口刀刻制。

敷彩

老艺人用色十分讲究,大都自己用紫铜、银朱、普兰等矿植物炮制出大红、大绿、杏黄等颜色着色。先把制好的纯色化入稍大的酒盅内,放进几块用精皮熬制的透明皮胶,然后把盅子放在特制的灯架上,下边点燃酒精灯火,使胶色交融成为粥状,趁热敷在影人上。敷色后还要给皮影脱水发汗,为了使敷彩经过适当高温吃入牛皮内,并使皮内保留的水分得以挥发。

缀结

为了让皮影动作灵活,一个完整皮影人物的形体,从头到脚通常有头颅、胸、腹、双腿、双臂、双肘、双手,共计十一个部件。 皮影人物各个关节部分都要刻出轮盘式的枢纽(老艺人称之为"骨缝"),以避免肢体叠合处出现过多重影。连接骨缝的点叫"骨眼"。骨眼的选定关系到影人的造型美感,选择恰当会有精神抖擞之相,反之则显得佝偻垂死,萎靡不振。选好骨眼后,用牛皮刻成的枢钉或细牛皮条搓成的线缀结合成,十一个主要部件就这样装成了一个完整的影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