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加强市场监管 积极推动地方信用环境建设

04.02.2015  17:08

  2014年,全省人民银行共受理企业信用报告查询12492户,个人信用报告查询188956人次,信用报告查询同比增长98.20%。

  在过去的2014年,人民银行贵阳中心支行在不断完善征信基础设施建设和切实加强征信市场监管的同时,在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小微企业信用体系、信用产品推广应用等方面,积极推动地方信用环境建设。

   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成效明显

  全省以农村信用社为主体,农业银行和邮政储蓄银行积极探索发展的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格局初步形成。2014年农村信用社已为全省9成以上的农户建立了信用档案并评定信用等级。农业银行和邮政储蓄银行也立足自身业务特色,在全省部分地区开展信用户、信用村和信用乡镇创建的试点工作。同时,全省各涉农金融机构以信用工程建设为基础,围绕加强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和农户的相互支持与合作,开发多样式的互助担保模式,丰富了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的内涵,进一步提升信贷支农的服务力度。

  其中,兴仁县持续深化“政府主导、人行推动、多方参与、共同受益”的建设模式,出台《兴仁县金融机构关于做好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工作指导意见》,督促县域金融机构切实加大对信用户、信用村和信用乡镇的金融支持。目前,全县涉农金融机构共35个网点已接入兴仁县农村信用信息管理系统,系统入库率已达到应采数的80%以上,涉农金融机构对已评定的信用农户均全部授信。

   探索建立企业守信激励机制

  在省级层面,以促进提升园区管理水平和规范园区发展为目的,推动省人民政府出台的《贵州省100个产业园区成长工程》中,提出“深入开展信用园区创建活动,优化园区信用环境。逐步推动100个产业园区企业建档全覆盖,符合条件的企业信用评级全覆盖,信用等级较高且符合条件的企业贷款需求全覆盖”的目标。在市级层面,以建立政府政策激励机制为目的,在黔西南推行“诚信中小企业培植计划”,探索开展评级、筛选优质企业和政策奖励相结合的企业守信激励模式。以探索建立有效的企业信用评估方式为目的,围绕“产品、押品、人品”和“财表、税表、水电气表”信息采集和应用,在德江县试点搭建“小微企业三品三表信用信息系统”。

   评级市场持续发展

  近年来,在贵州辖内各级人民银行的积极指导和协调下,贵州辖内评级市场发展机制逐步建立,省内已有部分金融机构逐步将第三方信用评级纳入银行风险管理和信贷审批环节,在其信贷审批环节中利用“贵州省第三方信用评级管理系统”查看企业的评级报告。

  政府部门更加重视信用管理,在一些管理领域开始应用信用产品,例如,人民银行贵阳中心支行联合省发展改革委合力推动在行政事项中使用信用评级报告;黔东南州出台相关指导文件,鼓励和引导辖内企业积极参与信用评级;六盘水市将第三方信用评级作为推荐全省“诚信企业、诚信个人”评先推优条件;贵阳、毕节、黔东南、黔西南等4个市州已将第三方信用评级报告作为小贷和融资担保两类机构管理的重要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