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西安、武汉相比,近九成市民觉得郑州形象不够鲜
制图/郑萌
河南商报记者 李江瑞
春节前夕,郑州市委、市政府举行2016年省会新闻界迎新春座谈会,省委常委、郑州市委书记吴天君给媒体老总们留下了一个问题:郑州到底该塑造一个什么样的形象?
曾经,“一座火车拉来的城市”被世人熟知,“轩辕故里,黄河之都”被世界了解,“国际商都”近年又被频繁提及,但人多、霾重、路堵也是不争的事实。
眼下正值郑州两会,塑造郑州形象,正期待作为郑州市民之一的你、我,前来参与。
【城市形象是什么】
“官方”
定义
指城市以其自然的地理环境、经济贸易水平、社会安全状况、建筑物的景观、商业、交通、教育等公共设施的完善程度、法律制度、政府治理模式、历史文化传统以及市民的价值观念、生活质量和行为方式等要素作用于社会公众并使社会公众形成对某城市认知的印象总和。
普通人
的理解
城市形象其实就是城市给人的印象和感受,建筑物、道路、交通、店面、旅游景点、生活设施等,都是构成这种印象和感受的基本要素。
而市民行为、公职作风、文化氛围、风土人情等,也都是城市形象的关键。
【先解决一个问题】
为何要塑造郑州形象
郑州要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中不断提高首位度,增强辐射带动能力,多挑重担、多作贡献。作为省会城市,郑州的发展水平代表着河南的发展水平,郑州的城市形象代表着河南的整体形象。
——河南省委副书记、省长谢伏瞻
“十三五”时期,郑州既处于“爬坡过坎、攻坚转型”期,又处于“抢抓机遇、奠定基础、确立地位”的关键期,实现在全省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率先开启现代化建设新征程的“两个率先”目标,加快国际商都建设,机遇难得,任务艰巨。
——省委常委、郑州市委书记吴天君
今天的城市竞争已不仅仅是规模和经济的竞争,而更表现出城市文化、城市品位和城市生活环境与生活质量的竞争,实质就是城市形象的竞争。城市形象能在无形之中提高城市的竞争能力。
——一位城市学者
【郑州现在什么样】
受访市民是这么说的
“这个城市不排外,甭管你来自哪里、什么口音,郑州都能包容、接纳你。郑州人也很友好,爱心墙之类的爱心活动很多,这种感觉暖暖的。”
“历史悠久,但很多老建筑都拆了,文化味儿不够浓。”
“变化太快了!一个月不出门,都不认路了。高架桥架起来,出门方便多了,不过高峰期还是堵。”
“你往郑东新区看看,高档写字楼一栋接一栋。”
“到处是大工地!一刮风都是土,空气真不咋样。”
听听大家的说法
“火车拉来的城市”——拜中学课本所赐,让更多国人知道了郑州。但“火车拉来的城市”现在显得土气、过时且无法代表郑州,“黄河之都”又已经被兰州市进行大力自宣,也不适合。
郑州要想在人们心目中拥有更高的或者不可取代的地位,必须有一个鲜明的形象出来了。
——工作、生活在郑州的一名孙姓公务员
郑州现在有发达的高铁,有潜力无限的航空港区,有受到世人瞩目的郑东新区,又背靠一亿人口的河南,感觉正在大力推进城市精细化建设的郑州,似乎就有一个全新的、鲜明的形象呼之欲出。
——就职于一家媒体的王先生
郑州城市品牌具有不确定性,缺乏一个完整的品牌形象,而且塑造形象时缺乏清晰的主线和持续的宣传主题。该研究结果认为郑州的形象需要更具有深刻的文化内涵、鲜明的识别特征。
——郑州市社科联项目“郑州城市品牌形象研究”研究成果
是时候参与了!
商报邀全体郑州人 聊聊塑造郑州形象
厚重、活力、商机、创新、向上、宜居、创业……你觉得郑州城市形象应该是哪一类?你想出的最适合的形象语是什么?
郑州形象的塑造,离不开数百万郑州人的参与,更关系全体郑州人以及未来前来郑州者的城市体验。
今天起,欢迎你通过河南商报官方微信、官方微博等方式参与到塑造郑州形象的讨论中来,也可以拨打电话152386788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