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民宗委高度重视民族传统手工艺品保护与发展

23.04.2015  12:19

  近年来,省民宗委高度重视少数民族传统手工艺品的保护和发展,安排专项资金进行扶持,重点对民族刺绣、染绘、银饰等人才培训、产品研发、设备购置、扩大生产、技术改造等项目进行扶持,对300家手工艺品企业进行了重点培育,取得了显著成效。

  贵州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省份,民族民间工艺技术和产业是贵州的一大亮点。贵州民族民间工艺产业种类繁多,资源丰富,分布广泛,包含刺绣、染绘、银饰、剪纸、陶艺、编织、漆器、雕刻、服饰、乐器、建筑、酿造、烹饪等门类,民族特色浓郁,风格突出。保护和传承民族手工艺技艺,弘扬民族民间文化是一直是省民宗委重视的一项工作。

  从2012年开始,省民宗委对全省民族手工艺企业进行调研摸底,筛选了300家手工艺品企业作为重点培育对象,组织民族传统手工艺大师、多彩贵州专家、民间艺人、手工艺企业、政府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召开座谈会,征求多方意见和建议,进行论证,提出3年扶持少数民族传统手工技艺发展方案和规划。根据贵州实际,结合专家意见和建议,省民宗委制定并印发了《2014-2016年贵州省民族民间工艺领军人才培训培养规划》(黔民宗发﹝2014﹞42号)和《贵州省民宗委扶持少数民族传统手工技艺发展方案(2014-2016年)》(黔民宗发﹝2014﹞68号),扶持手工艺产业加快发展。在《方案》实施过程中,省民宗委首先抓好培训,每年明确一个专题或者一个类别,举办一批少数民族传统手工艺人才培训班,重点强化民族民间工艺人才在冠名权、地标权、商标权、著作权等知识产权的自我保护及维权意识,强化品牌培育、品牌营销、品牌管理和品牌保护的品牌意识,强化市场营销、市场拓展、市场准入等方面的经营意识,强化传统生产与现代技术有力结合的生产技能;其次,命名了一批民族工艺大师,在培训培养的基础上,每年通过竞争性评选,选拔一批民族民间工艺人才,命名一批民族工艺大师,授予荣誉称号,给予适当奖励,建立民族民间工艺领军人才库;再次是评比表彰优秀作品,每年开展一次民族民间工艺作品评比表彰活动,打造一批民族民间工艺精品,鼓励民族民间工艺人才推陈出新,创造精品,创造品牌;最后是扶持企业壮大产业,采取资金扶持、项目扶持和民贸民品政策扶持等扶持方式,鼓励民族民间工艺大师领办兴办民族工艺生产经营企业,支持其发展民族工艺产业,积极创造条件鼓励和推动有关生产经营企业聘请民族工艺大师担任技术总监、技术顾问、企业管理者等,发挥民族工艺大师在民族工艺生产的技术优势,提升民族民间工艺的品牌竞争力和影响力,从而形成良好的示范带动作用,实现民族民间工艺人才与民族工艺生产经营的有机结合。

  据了解,省民宗委每年根据国家民委资金预算下达情况和省民宗委专项资金预算安排情况,印发《省民宗委关于扶持少数民族传统手工艺项目申报指南的通知》,明确当年资金支持重点范围以及项目申报有关要求;督促项目实施、检查验收,对按要求实施的项目企业实行挂牌示范;对未按要求实施的企业,限时整改;仍未按要求整改落实的,收回扶持资金,取消扶持资格。全省各州市民族工作部门每年向省民宗委报送扶持少数民族传统手工艺试点企业的资金使用、效益情况总结及经验做法,省民宗委根据试点工作进展落实情况,及时总结经验,采取以现场会、观摩会、座谈会、培训会等形式进行经验交流,实行以点带面,推动全省传统手工艺企业加快发展,实现做大做强,达到保护、传承和弘扬少数民族传统手工艺文化繁荣,促进少数民族群众就业,增加群众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