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眼看河北]感受精准扶贫为威县带来的新变化

07.01.2016  18:47

威县登利农作物种植合作社负责人接受记者采访。 齐彦红 摄

长城网邢台1月5日讯(记者 张强 齐彦红 助理记者 刘杨)日前,长城网“网眼看河北——‘记者沉下去、深化走转改’大型基层纪实采访活动”记者一行走进邢台市威县扶贫办,感受以股份合作助推精准脱贫、精准扶贫为威县带来的新变化。

在威县登利农作物种植合作社大棚基地,记者看到一排排大棚在阳光照耀下,大棚的薄膜发出耀眼的银光。在大棚里,西红柿、黄瓜、辣椒等蔬菜茁壮成长,菜农有条不紊进行田间管理。

在合作社办公室,合作社负责人孙殿国高兴地告诉记者,他们这个合作社的成员有100多户,经过土地流转实现大棚面积500多亩。在蔬菜技术人员的指导下,实现西红柿、黄瓜、辣椒等蔬菜全年四季不间断生产。蔬菜成熟后,立即运往邢台、石家庄等大型超市,保障各种新鲜蔬菜快速到顾客的餐桌。

威县扶贫办领导到威县登利农作物种植合作社调研。 刘杨 摄

正在为辣椒打叉的王伯伯,我走向前问他,王伯伯为记者介绍,我就是这个村的,日子过得紧巴巴的,家里就有几亩土地,年龄大了不能出门打工,有了这个合作社,家里土地流转到合作社,入股分红,还可以在合作社打工,光打工就可以有18000元的收入,到年终还有分红。

威县扶贫办副主任王廷彪表示,股份合作分为三种模式:第一,土地入股模式。鼓励贫困户以土地入股、土地托管等形式,让多数贫困户参与进来,在合作中真正受益、防范风险。常庄镇何庄村收红农作物种植专业合作社,带动260个贫困户土地入股1000亩,发展肉牛养殖、双孢菇、设施蔬菜,风险共担、利益共享,共同参与、年终决算,今年人均增收4000元。

第二,资金入股模式。创新扶贫资金投放办法,变扶贫资金为扶贫资本,依托龙头企业、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变单一扶贫资金入户为资本到户、权益到户、效益到户。贺营镇袁庄村180户贫困群众,通过邢台秋月果品有限公司等3家企业,流转土地种植梨树1600亩,户年均增收2万余元。

威县登利农作物种植合作社负责人接受记者采访。 齐彦红 摄

第三,资产入股模式。在全国率先实施金鸡产业扶贫项目,积极探索资产收益扶贫模式。项目总投资3.63亿元,组建蛋鸡养殖专业合作社。利用财政扶贫资金,为对应项目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规划资产股金入股合作社,合作社资产股金委托威州现代农业投资有限公司代管,并承贷承建该项目。可带动贫困人口8056人稳定脱贫。该项目得到国务院扶贫办及省委、省政府的肯定。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威县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也是全省唯一县级综合改革试点。近年来,该县不断突破体制,创新机制,以脱贫攻坚统揽全局,紧盯贫困人口、咬定脱贫目标、以股份合作助推精准脱贫,使“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具体化、精细化,助推现代农业扶贫开发“双赢”,确保2016年脱贫摘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