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情为民的“迷彩扶贫队”
真情为民的“迷彩扶贫队”
——省军区助推群众同步建成小康社会纪实
“要积极参加和支援西南地区开发建设,帮助乡亲们早点过上好日子。”2013年5月,习主席视察成都战区时发出号令。成都军区党委响应号令,专程在我省黔西南州召开了“支援西部大开发、实现同步建小康”动员部署会。
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省军区部队又一次吹响了攻坚号令,书写“迷彩扶贫队”的为民情怀。
找准新定位:以“四项工作”为抓手
打造援建升级版
“引水进村奔小康,军民共浇幸福花。”凤冈县花坪镇张家山组群众用这句顺口溜来褒扬人武部官兵。
张家山是红军曾战斗过的地方,是当地海拔最高的村组,村民祖祖辈辈为饮水犯愁。5月初以来,遵义军分区和县人武部组织干部、职工和民兵应急队员听民意、找水源、挖水渠、接水管……新建2个取水点,可满足800人、500头大牲畜的安全饮水。群众又见到了当年红军的身影,自发放鞭炮、刻碑文赞颂。
“帮助革命老区人民迈上小康路,是我们的使命所系、职责所在,更是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的现实需求。”省军区政委谢武忠动情地说。原来,张家山村民的困境经媒体报道后,引起了谢政委的关注,亲自筹划解决村民的吃水难题。自3月上任以来,他就到“背篼干部”发源地长顺县敦操乡、省军区党委机关联系点剑河县等地调研,走一路,思考寻策一路。
针对新时期群众新期盼,省军区党委“一班人”认为援建工作要有新的开拓。经过分析省情,论证省军区所能,党委决定在“四项工作”上取得突破:以精准扶贫为重点抓好扶贫帮困,以植树造林为平台投身驻地生态文明建设,以打井引水为抓手兴修水利抗旱救灾,以开发利用红色资源为载体弘扬先进文化。
全区官兵以村支书文朝荣为楷模,在136个联系点实施精准扶贫,为黔东南、黔西南、黔南3个民族自治州分期培训600多名基层医疗骨干,组建生态建设民兵师投入生态文明建设,在铜仁军分区、驻遵义某预备役一团探索军地联建打井队路子……用实际行动谱写兴武强省的“贵州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