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满山的绿,就觉得这辈子没白活
02.03.2015 11:11
本文来源: 林业厅
贵州日报新闻 时间: 2015年03月02日 来源: 贵州日报 |
本报记者 马刚 特约记者 谢朝政 大方县油杉河村村民曾光华,36年在周围荒山种下 杉树万余棵。人称“树痴”的他说—— 大方县油杉河景区油杉河村栏目组村民曾光华,被当地人称为“树痴”。36年来,他坚持不懈地植树造林,让荒山变了模样。 从青春到花甲,从青丝到白发。树越长越高,山越来越绿。曾光华说,能在有生之年为乡亲们留下这片葱郁的绿色,是他这辈子做过的最自豪的一件事。 日前,记者沿着崎岖的山路,来到油杉河景区内“鹰回头”景点对面的半山腰。一幢旧木房子掩映在苍翠丛中,与鸟鸣作伴,这就是曾光华的家。 1977年,22岁的曾光华从大方师范毕业,回到家乡教书。从育人到育树,曾光华说,就为了“赌气”。 土地承包到户时,村子里的人都分到杉树,只有曾光华没分到。地处崇山峻岭间的栏目组,交通极其不便,生存条件相当艰苦。生活困难时,乡亲们把手伸向了杉树,家家砍树盖房,毁林开荒,树越砍越少,青山变成了荒山。曾光华看着心疼,劝阻乡亲们别砍树了,有人嘲笑他:“你是不是没分到杉树嫉妒?是不是看到乡亲们夹在筷子里的肉嘴痒?”曾光华赌气说:“我没分到树,我自己种;你们砍掉树,我自己种。” 这不是逞一时口快。多少个夜里,曾光华辗转难眠,他常想:“树砍没了,将来子孙后代怎么活下去?”他怀念油杉河村过去的风景:清溪环绕,鸟鸣幽幽……他暗下决心,今生只要有一口气,有一口饭吃,就年年种树,绝不动摇! 乡亲们以为吃“皇粮”的曾光华讲的不过是赌气的话。几天后,曾光华真辞掉工作,扛着锄头上了山。 1979年10月1日,曾光华在荒山上种下了第一棵树。为了掌握种树的技巧,提高树的成活率,他做了大量的试验,每一颗种死的树苗都要挖起来看,查找原因,直到栽的120棵试验树全部成活,他才开始大规模种树。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曾光华的心里满是希望。可是,树木一寸一寸生长,这对于渴望改善生活条件的乡亲们来说实在是太慢。树越砍越少,砍树带来的恶果一年比一年严重。很多时候,一场暴雨便把的庄稼刮到山沟里去,在乡亲们的哀声叹气中,一年的口粮化为了泡影。 日子实在过不下去了,乡亲们开始往外走。年复一年,寨子里原先的41户180多人最后只剩下3户不到10人,就连曾光华的大哥也熬不住,举家搬到了雨冲乡红旗村。 曾光华咬着牙坚持了下来,最困难的时候,只能炒点包谷花揣在衣兜里上山种树,饿得实在不行了,就吃几颗包谷花,喝一口山泉水。冬去春来,荒山开始披绿挂翠,曾光华的心里充满了成就感,再也“刹”不住种树的“车”——自己的荒山种完了,就承包村里的荒山种。岩脚河沟头、王家闹、鸡公岭、大坪子、门口环坡、背后岩脚……十多个山头记住了曾光华挥锄种树的身影。 如今,10000多棵杉树昂首挺立于栏目组周围的山头上,每天都会看到日渐蹒跚的主人提着弯刀,这里修修,那里砍砍,有时在空缺的地方种下一棵幼苗。曾光华对林子的爱,超过对孩子们。三儿子建房要做门窗,向曾光华要几棵树,一开口就被他狠狠地骂了一顿:“我的树,谁也不给!谁碰我就打断谁的手!” 有人问曾光华:“你师范的同学现在都领着高工资退休享清福了,你后悔不?”曾光华说:“我物质上没有他们富有,但我每天只要钻进林子,呼吸新鲜的空气,看着满山的绿,就觉得这辈子没有白活。” 更让他高兴的是,现在油杉河满山青翠,景色异常优美,已经成为国家3A级景区和省级森林公园,成为游客们休闲度假的目的地。当地老百姓开农家乐,建农家旅馆,吃上了“生态饭”。 曾光华说,他现在最大的心愿,就是有生之年好好守护这片林子,死后把林子无偿献给国家。 |
本文来源: 林业厅
02.03.2015 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