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阡县:开发性金融贷款成茶产业发展“催化剂”

17.07.2014  15:02
        2012年4月以来,石阡县通过创新机制、创新管理、先行先试,以茶产业为突破口,率先在茶叶产业化建设上走出了一条颇具石阡特色的发展路子。目前获国开行贵州省分行授信茶叶产业贷款资金2.5亿元,已成功申报贷款5批,申报金额达16357.754万元。
        苔茶是石阡的四大支柱产业之一。根据“茶叶产业建设的最终目的就是要让全县群众通过种植茶叶增收致富”这一要求,该县确立了用扶贫项目与国家开发银行合作发展石阡茶叶产业这一发展思路。通过扶贫项目贴息优惠政策,鼓励茶农新植茶园1亩可贴息贷款2500元,期限为5年,其中:贴息贷款1500元作为政府统筹安排采购茶苗、茶肥及支付土地整治费,1000元作为茶农定植移栽及管理等经费;凡茶农管理幼龄茶园1亩可贴息贷款1000元;凡注册企业流动资金和固定资产投入可贴息贷款不超过3000万元;凡专业合作社可贴息贷款不超过1000万元的优惠政策。
        同时立足政府现有的担保公司即泉都担保公司,按照国开行省分行要求的贷款放大比例,做好货币资金注资工作,由县财政划拨资金5450万元注入担保公司,使其在开发性金融贷款中贡献出力,保证担保运行到位,以县人民政府所属国投公司作为融资主体,到位履行相关义务和责任,将国投公司作为承上启下的一级平台,在确保融资到位的同时,对产业主管部门实施有效管理,针对茶产业发展的实际,将茶叶局作为首批贷款管理平台,具体负责合作项目贷款的宣传、组织、管理、推动、落实等工作。明确农行为代理银行,村村设置信用小组,配合县茶叶局按照企业和茶农实际贷款额度进行审核和公开。
        为了全面规范贷款管理,该县实行级次风险管理,用三级风险防范化解贷款风险。根据贷款用途,统一设计贷款以物放贷比例,保证贷款按规定用途使用,担保公司提供100%的连带责任担保。按照国开行贷款业务操作规程,同步建立贷款业务止损机制,实行信誉奖惩,;对逾期贷款计入不良记录名单,终止贷款,强制收回。同时引入农业保障机制,防范自然灾害引发的相应损失,从制度上建立防范风险和保障落实的长效管理机制。
        对贫困农民,该县充分发挥农民林木、茶叶等资本作用,在农村林权改革上先行先试,对全县茶园实行权属确权登记,资产评估,使茶农的茶园资产成为贷款反担保实物。
        通过观察今春茶叶市场,开发性金融贷款已成为该县茶叶产业发展的“及时雨”和“催化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