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阡县教育系统三个“无一”过洪灾
2014年5月25日和6月4日,石阡县在短短10天内连续两次遭受历史罕见的洪涝灾害,持续的强降雨引发特大山洪泥石流自然灾害,造成直接经济损失高达51.29亿元,其中教育系统损失特别严重,全县十八乡镇218所学校均遭受不同程度受灾,受灾师生达7万余人(其中教职工受灾454人,受灾资金3081万元)。据初步统计,两次受灾损毁教室972间、学生寝室668间、厨房254间、厕所197所、电脑损坏651台,课桌损坏6426套、学生床损坏6477架、学生床上用品6412套、厨房设施设备177套、图书44.98万册、班班通设备634套;附属设施(围墙、堡坎、操场)严重受损,受灾面高达70%,直接经济损失4.38亿元。
无一师生因灾伤亡
自从汛期以来,各校加强防范。一是县教育局多次组织相关人员分赴18乡镇进行安全工程检查,对危及师生生命财产安全隐患及时整改,确保了此次洪灾无伤亡。二是充分利用短信平台及时转发信息。在两次重灾中,我局均在前一日及时向十八乡镇教办、各级各类学校、全局干部职工转发了天气预报短信,并要求全体干部职工做好应急准备,随时参加应急抢险工作,同时要求各级各类学校和教办密切关注雨情,搞好应急值守,坚持24小时值班和领导带班制,加强信息报送,做好安全隐患排查监测工作,对住在隐患点的师生马上组织撤离,确保学校师生生命财产安全。三是明确了各教办主任是第一责任人,校长是直接责任人,局领导和联系乡镇干部职工与乡镇教办实行一对一跟踪督查,确保万无一失。四是提前部署防灾减灾工作。我县教育系统于5月26日下午3点和6月3日晚上召开全县各乡镇教办主任、中小学校长紧急会议和局班子会,安排部署防灾抗灾和灾后自救及重建工作,要求各教办主任、校园长加强值守和作好应急疏散准备工作。五是应急疏散演练制度化,经常化。我县各级各类学校每学期必须进行防震抗灾紧急疏散演练,并把此项工作纳入年终考核,极大地减少人员伤亡。5月25日凌晨石阡中学在短短的5分钟内,紧急转移师生400余人、特殊学校转移师生200余人、石阡华夏中学转移师生1200余人; 6月4日凌晨溪口中学、石阡民族中学转移师生、坪地场中学转、、花桥小学、特殊学校等学校紧急转移师生近5000人,避免了伤亡事故的发生。
无一房屋因灾倒塌
我县教育系统基础设施再次经受住了特大洪涝灾害的考验。教育工程责任重大,一方面我们在加大投入的同时,另一方面我们加大了工程质量的监管。一是从规划选址中,严格请相关部门严格把关,如请国土部门对我们选址修建的地方进行地质灾害评估,请规划部门对我们的布局是否合理,环境部门进行环评等;二是在工程设计中,严格要求设计部门,比其他相应的设计要提高等级;三是在工程施工中,严格要求施工单位,按照设计及施工规范施工,每道施工程序都请相关技术把关后,才能进入下一工序施工,确保了我县各级各类学校在特大洪涝灾害中无一房屋倒塌。
无一高考考生因灾缺考
今年,石阡县共有高考考生2831名,石阡中学和石阡民族中学考点不同程度受灾。石阡中学在“5·25”和“6·4”洪涝灾害中,直接损失约为1500万元,其中,容纳1100多人的女生宿舍不能居住,学生已经在第一次灾害中全体撤离。严重影响了学校的教学与生活。连日来,石阡城区的所有学校均停课,只有两所高中的高三年级正常教学。石阡中学利用其它校舍集中安置了70多名女生,其余学生被分散安置在老师家中或自行投亲靠友。6.4洪灾,县教育局办公场所也未能幸免,公车全部被淹,为高考购置的2800多套专用考试文具也不能使用。6月4日凌晨,洪水冲进县城,造成全县停电,保密室的视频监控也一度中断。考卷因存放在高楼层而未受损,为了不出任何意外,考虑到试卷安全,教育局在办公大楼紧急部署人员,做好试卷保密工作,并紧急调拨发电机一台,临时发电保证对其进行视频监控。县四大班子领导多次到石阡中学、石阡民族中学考点视察,现场明确了必要确保考场安全的各项措施,要求各学校要想尽一切办法,克服一切困难解决高三学生的吃住问题,确保各位考生情绪稳定,不因洪灾产生任何影响。6月5日, 县教育局紧急从杭州空运高考文具到贵阳,派防爆车专车从贵阳拉回,确保高考考生专文具不受影响。6月6日及时调拨发电机三台供高考备用,保证了高考如期顺利进行,全县无一考生因洪灾而缺考,无一考场因灾而停考,确保了高考一切正常,实现了平安高考。
自从洪涝灾害发生以来,省教育厅、市教育局时时刻刻牵挂着受灾的各级各类学校,多次派人前来视察或致电询问灾情,并尽最大努力解决困难。希望石阡县教育系统积极开展灾后自救,不等不靠,在最短时间内恢复正常上课。县四大班子领导多次深入受灾学校,查看灾情和看望受灾师生,使全县师生备受鼓舞。我们坚信有省市领导的高度重视,有县委政府的坚强领导,有社会各界人士的大力支持,有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石阡教育的明天将更加美好。
(责任编辑:gzsedu_x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