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阡打造四大产业铺就同步小康路

25.07.2014  13:00

    近年来,石阡县着力打造水、苔茶、酒、石材四张产业名片,铺就同步小康路。

    石阡发挥水资源优势,挖掘温泉文化、夜郎文化、民族文化,合理开发利用地热水资源,加快石阡温泉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打造成为“温泉之城·长寿石阡”。现区域内达到矿泉水命名标准的有溪沟温泉、城南温泉、吴家湾温泉、施场温泉、凯峡河温泉以及中坝地热水井等13处。全县热矿泉总利用量68.34万m 3 /a,利用量占地热流体允许开采量的8.63%。新建了温泉度假酒店、露天浴池、温泉浴城、矿泉水厂等;石阡热矿泉水的综合开发, 每天可接待5000多人洗浴,热带鱼养殖矿泉水生产及与热矿泉水相关的产业接纳了3000人的就业,年产值4000余万元,取得了较好的社会、经济效益,年节约烧煤12万吨,减少了污染,保护了环境。

    近年来,全县茶产业工作立足于生态优势和产业基础,以市场为导向,坚持大户带动、基本户为主,加快全县茶园规模化、标准化发展,逐步实现向农民增收、企业增效、财政增长的目标。茶园面积从2003年的不足3万亩增加到如今的35万亩,居全省第二、全市第一。2013年,石阡茶叶产量达1.5万吨,实现产值5.4亿元。按照规划,到2020年,石阡茶叶种植面积将达到45万亩,产值突破20亿元。

    2011年,石阡县凭借“大关”品牌,引进湖北宜化集团,成立贵州石阡大关酒业有限公司,制定“发展万吨酒业、打造贵州名牌”的发展目标,该项目占地800多亩,计划在5年时间内分期投资12亿元,拟建成年产16000吨的浓香白酒生产线、4000吨的酱香白酒生产线及其它配套设施,预计年销售收入将达到30亿元,利税10亿元,可提供就业岗位2000余个。大关酒业成立3年多来,公司已投入资金2.9亿元,建成2栋制酒车间、2栋制曲车间、1栋包装楼、1栋综合楼、1栋粮库及配套设施,年基酒产能将达到3500吨,包含浓香型白酒3000吨、酱香型白酒500吨。同时,一期景观建设已完成全部规划设计,全面投入建设。

    近年来,全县境内陆续发现多种石材资源,储量丰富。经探明,全县石材储量达15亿立方米以上,现已开发贝壳石、米黄石、木纹石、石阡红等4个系列近20个品种,马蹄石”更是直接成为了国家大剧院的装饰材料,如今石阡石材已远销到英国、美国、韩国等近10个国家。去年,石材产业实现固定资产投资4.6亿元,实现产值9600万元,到今年底将完成投资6亿元以上,石材正成为石阡支柱产业。(梁苗 谭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