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砍山”到“养山”再到“靠山吃山”
我国石漠化最严重的地区之一、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罗甸县龙坪镇大关村走出了一条不寻常的生态文明之路:在不适宜人类生存之地开山造田解决了温饱,在生态极为脆弱的环境中将连片石漠变成了绿洲。
大关村位于麻山腹地,属石漠化严重的喀斯特山区,很长一段时间大关村水源奇缺,耕地破碎,被认为是“不具备生存条件的区域”。
大关村原有1270亩旱地,但全为零星破碎的石旮旯,1200余名村民靠在石缝缝里种苞谷为生,“那时人均产粮仅130公斤,人均纯收入不足50元。”大关村党支部书记吴吉文介绍。
1984年,时任村支书何元亮动员全体村民造田。大块石头砌田坎,小块石头填坑洼,铺平夯实碎石和泥土,再回填两尺厚的泥土。泥是从石头缝里一点点抠出来,一些稍宽的石缝里竟掏下去七八米深。山里没有水源,人们顺着山势在田边砌起小水窖积蓄雨水,再把水引进田里。大关村委会主任严文发介绍说,造一亩这样的石头田,平均要搬动石头800立方米,填泥土150立方米,投工500个以上。
龙坪镇干部车龙云介绍,到1996年,大关人在石旮旯中造田1200余亩,全村人均产粮540斤,温饱问题得以解决。
但是,造田时期,石旮旯中的泥土被抠出来填田,原本生态脆弱的大关,许多地方变成了连片石漠。
“树全被砍光了,灌木丛也烧掉了,水土流失很严重。下雨时满山淌着黄泥巴。”严文发说,1998年,一块约一吨重的石头从山上滚下,把位于山腰的汪明苏家的泥瓦房砸了个稀烂。这一砸,“砸醒”了大关人。
人们意识到,失去良好的生态环境,一切发展都无从谈起。罗甸县林业、国土等部门购买2万多棵杜仲苗无偿分给群众,动员大关村“养山”。但薄弱的生态基础决定了“养山”的艰难。尽管大关人拼命在石缝里种树,2002年林业局搞资源调查时,林地还不到30%,大部分山头仍然裸露着。
罗甸县林业局副局长欧国腾介绍,国家退耕还林政策2002年在罗甸实施,县林业局买来核桃、花椒、香椿等耐旱、耐瘠薄、喜钙的苗木,免费发放给村民种植。大关人掀起了种树、种果林的热潮,石旮旯里全种上了各类苗木。
大关还制定了最严格的爱树护林村规民约,违约的人除了罚米、肉、酒以外,还要上山种树。土办法发挥了大作用,十几年来大关没人上山砍树,也从未发生一起山火,成片的灌木丛林自然生长。
记者在大关村看到,从石头缝里生长出来的大树将石头遮挡得密密实实,树根、树干沿着石壁攀爬,树冠郁郁葱葱,遮天蔽日。目前大关共有林地3246亩,灌木林地35907亩,森林覆盖率超70%,是罗甸县森林覆盖率最高的行政村。2009年,大关被评为全国生态文明村。
作为我国西部典型喀斯特石漠化地区,大关村的生态文明之路带给人们许多思考和启示:
石漠化山区首先应保护生态环境。黔南州委书记龙长春说,在喀斯特地貌典型的一些山区,人们曾为了生存牺牲自然植被。生态被破坏的穷山恶水之地多数是贫困地区,农民生活水平低,生态恢复和改变也很困难。首先应保护生态环境,让经济和生态可持续发展,为子孙后代谋福利。
恶劣的自然环境也有改变的可能。贵州省社科院党建所许峰博士认为,大关人怀着愚公移山的志向,坚持多年与恶劣自然条件作顽强斗争,克服了诸多难以想象的困难,将遍布石漠的大关变成了“天然氧吧”,完成了看似不可能的任务。
因地制宜,选准喀斯特石漠化山区脱贫致富路。罗甸县县长杨兴华介绍,大关立足山上做文章,森林恢复已开始回报村民,依托种植经济林和套种中药材等,年人均收入稳步提高,2015年村民年人均收入为6208元。大关村还将建一座年生产能力60吨杜仲茶的加工厂,带动村民持续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