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酒令”不能仅限于工作日

22.01.2015  10:17

                  为了抵制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管住“舌尖上的腐败”,全国多地出台“禁酒令”,严禁党员干部工作日午间饮酒。一些地方更是亮出“最严禁令”,凡是公务接待一律不准饮酒。(1月20日    人民网) “禁酒令”是个老话题,近年来不少人也因此“倒在”酒桌下。我国酒桌文化由来已久,一提到公务接待,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是饭桌上的“觥筹交错”和娱乐场所的“灯红酒绿”。此次,再次聚焦禁酒话题,不仅再次重申规范日常公务接待,同时也是在全国上下深入贯彻落实八项规定改进工作作风的一计良策。然而,这样的良策笔者认为不能止于工作日期间,更应该注重非工作日的监管,关注干部日常生活习惯。 俗话说“酒后误事”,党员干部代表了党和政府的形象,虽然在工作日期间,干部们管住了嘴,做到了“滴酒未沾”。但是,在其他时间里,他们做到了吗?笔者认为未必,当然,公职人员“禁酒令”并不是要剥夺公职人员喝酒的权利。公职人员也是人,朋友相聚或在一些特殊日子里,喝点酒也是可以理解的,但是一些干部在狂饮之后便是酒后乱性、酒后无德,说出或做出让群众深恶痛绝话与事,严重影响党和政府在群众中的良好形象。 解决非工作日禁酒不仅要考问监督机制的缺失,同时也需要公职人员的诚意和决心。笔者认为相关部门在建立非工作日监督制度外,单位一把手也要带好头,层层签订禁酒保证书,以上率下、持续用力、一抓到底。如此,不仅可以保护公务人员的身体健康、维护党和政府的形象,开起政务清廉风气,同时也能使干群关系更加融洽,提升百姓对党和政府的公信力。吴金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