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自贸片区“周岁”答卷:金融创新助力经济建设发展

18.04.2016  11:05

人民网福州4月18日电(黄丹妮)以技术人员身份参加工作的李谢华,多年后还记得1992年那年夏天,刚毕业的他初踏福州市马尾区,偏僻的位置和稀疏的企业让他的心里多多少少潜藏着些失落感。

当时从马尾到福州仅有一路公交车,如果上来福州办事,起码要花上一天时间。”李谢华说,当年他所在的企业中铝瑞闽股份有限公司还只是一个121人的小创业团队,专门从事手机金属外壳等铝制包装生产,年产量维持在一万多吨,这在当时的生产水平看,也只属于“小打小闹”。

20多年过去了,马尾见证了“特事特办”制度的实践,和自由贸易试验区福州片区的成立。中铝瑞闽股份有限公司从121人的规模发展到1300人,年销售额实现了从1亿到31亿的飞跃,李谢华也从小李变成了老李,身份从技术工升级为总经理。

老李说, 在企业这20多年的成长时光里,最近这两三年,尤其是自由贸易试验区福州片区的落地,让企业真正走进了“青春期”。“铝是一种比较贵重的金属,因此,我们企业属于资金密集型的企业。在运营过程中,对资金的占用及运营成本都是影响企业经营效果的明显因素。”老李考虑的,主要是资金问题。

融资中,原先我们外汇收入要先进入一个储备库,经过审批后才能提供给我们使用。你想想,原来资金放在里面七八天都动不了,对于我们每个月资金运行量达两三个亿的企业来说,影响有多大呀。”老李说,自贸区带给他们最大的便利就是贷款便利性的提高和财务成本的降低。

通过自贸区金融创新,老李团队与中国银行福建自贸试验区福州片区分行进行了战略合作。“现在外汇使用中的停滞时间大大缩短了,经过两三天的审批后就能拿来使用,不仅降低金融成本,还给我们创造了采取更好的金融手段扩张市场的机会。

融资便利性大大提高,是老李和福州片区众多企业对自贸区建设的直观感受。

十年前国内的汽车产业尚未如今天这般发达。由于市场需求量小,进口车由一些有实力、有门路的贸易公司从海外购置并进口到国内。而2005年《汽车品牌销售管理实施办法》的出台,给予了海外汽车厂家在国内独家代理的权利。作为海外汽车厂在国内的全资子公司,一些企业既垄断该品牌车辆进口国内的渠道,又行使自主定价权,一时间在国内赚得盆满钵满。

中国进口汽车行业就是这样长期处于垂直垄断状态。”福州速传保税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是一家为制造业企业提供从海外采购到销售产业链服务的企业,长期从事供应链管理工作的总经理林超群对平行进口车行业有着独特的体会,“国家为了打破这一垄断状态,于2014年出台一系列措施推动平行进口汽车的发展。我们公司就是在这一背景下,转型升级为‘福建省平行进口汽车交易中心有限公司’,并于去年进驻福建自由贸易试验区福州片区开展业务。

林超群看到了在自贸区内开展进口汽车业的独特优势。然而,企业快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资金瓶颈问题。

2015年6月的自贸区金融研讨会上,林超群碰到了率先入驻福州自贸片区的金融机构——中国银行。“我们和中行有了深入交流,他们给我们提供了一套完整的金融服务方案。”林超群说,其中,“共用授信额度”的创新产品,让初创公司共享委托代理企业或关联企业授信额度,提高了融资额度和融资便利性。

金融改革是自贸区发展的“引擎”,作为自贸区金融改革创新的主体,银行在这方面的力量不容小视。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2月,福建银行业机构为自由贸易试验区福州片区企业提供了融资支持,累计贷款余额345.39亿元,与自贸区设立前相比增长163.44%。

中国银行福建自贸试验区福州片区分行副行长李路华告诉记者,围绕福州自贸片区的特点,中国银行福州自贸区分行已通过账户管理模式和银企系统直连的创新服务,满足东盟海交所平台会员跨境结算需求。除了满足企业从海外采购、货物通关、货物销售等全流程业务需求,还全程参与跨境电商政府公共服务平台的搭建,是首家与平台对接的金融机构,为福州地区首票跨境业务提供了支持。同时,中国银行福州自贸区分行还为自贸区高端制造企业提供金融创新方案。

服务自贸区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后续自贸区新兴业务的落地,对中国银行福州自贸区分行而言,既是机遇也是挑战。”李路华表示,中国银行福州自贸区分行将在现有的基础上,衍生更多满足客户不同需求的创新产品和服务,为广大客户业务发展提供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