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构建政府购买气象服务机制

13.06.2014  09:37

中国气象报通讯员刘美

凭风借力正当时。”党的十八大以来,各级政府进一步转变职能,因地制宜、积极稳妥地推进政府购买服务工作,不断创新和完善公共服务供给模式,加快建设服务型政府。福建各级气象部门抓住这一有利时机,把政府购买气象服务作为推进气象服务体制改革的切入点,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气象服务均等化。

据福建省气象局不完全统计,近3年来,地方政府购买气象服务的投入由2012年的2030万元增至2014年的3210万元,年均增长率为25.7%。福建各级政府购买气象服务经历了从无到有、由少到多、从内容单一到相对多样化的发展历程。

同时,福建各级气象部门通过政府购买气象服务方式不断强化各级政府对重点地区和重点领域的公共气象服务资源配置,经当地政府批准,试点探索在连江黄岐半岛、漳浦古雷、云霄列屿等“重镇”设立气象分局,建立有效的地方政府公共财政保障机制和稳定增长的投入机制,促使基层气象防灾减灾组织保障得到落实,公共气象服务基础得到加强。

政府有关部门根据项目内容组织实施,如机场专项由地方机场安排,电子显示屏项目列入当地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连线直播室项目由地方数字办公室协调。”福州市气象局局长刘文文介绍。福州地方政府已形成了项目较齐全、以民生工程为主体、较为完整的购买气象服务体系,同时,混合制的气象服务机制也融入其中。

南平市气象局局长伍毓柏在谈到政府购买气象服务方式时说:“南平各级政府主要通过人工影响天气、为农服务‘两个体系’、新一代天气雷达、气象专项信息等项目购买气象服务,一些项目通过购买气象服务申请追加的方式拨付。

三明地方政府主要通过农村气象专项预警、人工影响天气、短时灾害性天气、为农服务‘两个体系’等方式购买气象服务。”三明市气象局局长林炳干说。农村气象预警服务经费用于预警平台、各乡镇气象工作站、预警短信发布、气象信息员培训等项目。

政府购买气象服务,加快了城乡公共气象服务均等化进程,也为地方政府在防灾减灾、民生工程、经济建设等多个方面带来了显著的经济社会效益。

天气预报节目中增加了平潭境内旅游景点等地天气预报,还包括不少生活提示,比如是否适合晨练、出行、穿衣等。”平潭县气象局局长高诚良说。平潭综合实验区管委会以购买气象服务的方式,不断丰富天气预报节目内容和形式,使节目由原来单一的图片预报改为主持人出镜播报形式,大大增强了节目的可视性。此外,管委会还为“海峡号”定制了航线专项预警预报服务。

漳州市诏安县是个传统的农业县,即使在财政比较紧张的情况下,县政府仅2014年就在为农服务、人工影响天气、乡镇气象信息员培训、技术装备保障等方面投入近100万元购买服务。诏安县气象局积极组织专业技术人员深入种植基地开展面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直通式气象服务,“我们根据气象局提供的资料采取相应防御措施,一年效益可增加上千万元。”诏安“超大现代农业基地”生产队何队长喜上眉梢。

龙岩市武平县是福建烟草种植大县之一,2014年烟草种植面积达4万余亩。烟草易受冰雹等强对流天气影响,县政府便加大了对人工影响天气和气象为农服务的购买力度。县气象局依托政府购买服务资金积极开展人工影响天气和为农服务工作。“我们全村有1100余亩烟田,防雹作业能使每亩烟田平均损失降低1000元左右。”该县东岗村烟技员何全云介绍。

在全面深化气象改革中,福建省气象部门将继续拓宽服务领域,创新服务机制,盘活政府加强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政策,落实政府在发展公共服务中“养事不养人”的精神,持续推进政府购买气象服务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