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泉“五招”推进园区稳步发展

22.08.2014  20:20

    今年以来,贵州省黔南州福泉市经济开发区紧紧围绕“千亿级园区”建设目标,努力推行“五招”举措,强力推进基础设施、招商引资、项目建设、融资服务等工作,园区发展越发向好。截止7月底,开发区规模工业总产值完成115.06亿元,工业固定资产完成投资45.99亿元,产业项目完成投资32.59亿元,基础设施完成投入13.4亿元,从业人员14009人。

    机构管理有“强招”。整合福泉市经济开发区与马场坪街道办事处行政资源,经开区干部身兼多职,打破传统用人方式;实行工作绩效考核制度,由“铁工资”向“活薪酬”转变。按精简、高效和责权利统一原则,加强园区行政职能和经济管理职能。明确各局(办)工作任务,制定严格的考核奖惩制度。

    产城一体有“亮招”。积极探索被征地农户共享园区发展路径,让被征地农民有渠道分享发展成果,实现和谐征地拆迁;组织被征地农民通过职业中学就业培训,就近入园区就业,组织部分有能力的被征地农民参与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带富园区周边农户。围绕“幸福源泉·企业家园”的园区发展目标,以党建和企业文化为抓手,培育和谐劳资关系。加快马场坪工业园区产业结构调优补短步伐,加大力度建设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园区,完成10万平方标准化厂房建设,引入轻工、装备制造等劳动密集型企业17家,吸纳产业工业近1000余人。启动实施可容纳4000人的安置区建设,建成公租房322套,拟实施1000套公租房;引进并实施20万平方米的湘福商贸城、天源贵福园等城市综合体项目。

    招商引资有“硬招”。相继出台《招商引资优惠政策》、《招商引资考核办法》、《第一引资人奖励办法》等政策,并实行市级领导带头招商,市直部门和乡镇任务招商和民间鼓励招商;与汉泰、汉海两家公司签订市场化招商协议,明确公司为市场化招商主体。不断加强与浙江商会、福建商会、湖南商会等沟通协调,发挥各商会人脉、资金等优势,全方位、多渠道、宽领域地开展招商引资活动。高效利用标准化厂房,引入17家企业,主要涉及家居市场、服装加工、传动件制造、家电组装、汽车改装、家具半成品组装等劳动密集型企业。

    融资工作有“新招”。邀请建行、农行、信用社、贵阳银行等金融机构与园区中小型企业进行洽谈交流,切实解决企业资金短缺及周转困难,实现经济与金融良性互动共赢。利用原磷酸盐厂、老马福路原206核工业基地土地及经开区已建成的9栋标准化厂房,与建行达成3亿元融资贷款,目前到位2亿元贷款资金,投入建设园区道路及配套基础设施建设。继续向山要地,采取“以厂代平”方式,将山地承包给企业,边开采砂石边进行平场,解决建设资金短缺和土地瓶颈等困难。充分发挥“工投公司”及园区大企业作用,抓好资金筹集、土地收储,采取项目融资、借壳融资等方式,高效推进园区建设。

    服务企业有“好招”。园区副科级以上领导干部到企业现场办公,实现“零距离”服务企业。对重点项目实行定牵头领导、定目标任务、定投资计划、定形象进度、定竣工时间的“五定”工作制,在第一时间内帮助企业解决项目推进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加快福泉市外贸公共信息平台、生产性服务中心、物流信息平台等公共平台建设。尝试提供增值服务,帮助企业创新发展,主要开展项目申报专题培训,指导、支持企业专利保护申请。以标准化厂房作为企业孵化基地,培育企业,逐渐壮大经济实力。各警务室深入园区,为园区提供公安警务、治安防范、消防隐患排查等服务。(肖赛兰 赵梁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