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泉市“八破解”助推民营企业发展
新华网贵州频道6月2日电 为积极营造“亲商、安商、助商、护商”的良好氛围,福泉市紧紧围绕破解当前民营经济发展面临的“八难”问题为主要任务,同时结合“双服务”活动及工业“百千万”工程要求,在全市开展“民营企业服务年”活动,进一步提高民营企业的生存能力、竞争能力和综合实力,促进民营经济发展总量、发展质量和市场主体数量迈上新台阶。
着力破解“准入难”。一是继续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全面推行“先照后证”“四证合一”,全面精简工商登记前置审批项目,降低准入门槛。二是放宽非公经济进入基础设施、公共事业等特许经营领域,拓宽准入领域。三是进一步完善政务服务中心建设,实行一站式办理、保姆式服务,用好准入平台。四是采取产权转让、增资扩股、合资、合作等方式,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鼓励民间资本进入国有资本投资领域。
着力解决“融资难”。一是定期举办多层面、多形式的民营企业与金融机构投融资对接、洽谈活动,推动建立金融机构与民营企业间的信息交流机制,不断健全政银企信息共享平台。二是完善中小企业信用体系建设,搭建信用信息综合平台,建立健全中小企业信用档案,提高企业诚信意识,为中小企业信贷融资创造基础条件,并广泛宣传和推广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政策,努力提升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水平。三是探索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对民营企业开展财务管理专项服务,帮助企业财务管理规范化、制度化。四是加快推进金融产品创新,充分利用“融资再担保”“贵园信贷通”“黔微贷”“助保贷”等平台,有效提高民营企业贷款增量,努力实现小微企业贷款“三个不低于”目标。五是进一步拓展中小微企业融资渠道,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设立融资性担保机构(再担保机构)和小额贷款公司等。针对中小微企业缺信息、缺抵质押物、缺信用等问题,不断创新和丰富金融产品和服务,推动建立和完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风险补偿机制,为中小微企业提供低门槛、低成本、更便捷的增信融资服务。
着力解决“政策落地难”。一是全面梳理中央、省、州、市关于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加大惠企政策宣传,并通过各类媒体多渠道、多形式解读和宣传,努力做到全覆盖,使民营企业了解政策、用足政策。二是对优惠政策落实情况开展自查自纠和专项督查工作,确保各项优惠政策落到实处。三是建立健全民营企业维权投诉工作机制,认真受理民营企业各类投诉,切实保障民营企业合法权益。加强监督检查,严厉查处影响发展环境的违法违纪行为。实施投资环境整治“雷霆行动”,坚持投资环境整治工作常态化,每年组织两次企业代表对相关部门进行测评,对位次靠后的单位负责人进行约谈、诫勉谈话直至问责。
着力解决“审批难”。一是以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为抓手,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按照中央和省、州统一部署,及时取消和下放行政审批事项,全部取消非行政许可审批,编制和公布各部门行政权力清单、行政服务清单和行政权力责任清单,建立高效、廉洁、规范的行政审批制度,规范行政审批行为,简化行政审批程序,严格“限时办结”制度,提高工作效率。二是加强对民营企业投资项目的跟踪服务,强化服务项目、服务企业工作,大力推进“百千万”工程,切实为民营企业做好“贴身服务”。三是进一步加大监察力度,严肃查处行政审批工作中的不作为、乱作为行为。
着力解决“盈利难”。一是全面落实国家、省出台的各项收费减免措施,公布涉企收费清单,公开接受社会监督。进一步清理取消没有法律法规依据的涉企收费项目,降低收费标准,建立健全减轻民营企业负担的长效机制。二是加强综合物流体系建设,支持仓储物流企业加快发展。加快重大物流项目的规划、建设,完善物流体系,提高物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三是加大各类专项资金对民营企业的扶持力度。扩大直供电试点范围,将符合条件的民营企业纳入直购电试点。帮助民营企业开拓省内市场,组织企业参与省内产品供需洽谈及展示展销会,提高产品省内配套规模和水平。市内政府性投资项目,同等条件下鼓励使用市内企业产品。四是积极引导民营企业拓展省外市场,通过组织民营企业参加中国贵州(国际)民族民间工艺品文化产品博览会、中国(贵州)酒博会、黔酒中国行等各类展会,鼓励民营企业“走出去”。五是引导和推动民营企业利用贵州电子商务云开展电子商务活动,扩大网络销售渠道。六是加大对民营企业名牌产品、服务业品牌、驰(著)名商标、老字号、地理标志等品牌培育力度,提高民营企业产品知名度。
着力解决“用工难”。一是推进产教结合、校企联动,大力推广“产业园区+标准厂房+职业教育”模式,实现学校与企业无缝对接,通过订单培养、定向培训,有针对性的为民营企业输送员工。二是充分利用国家中小企业银河培训工程和省中小企业星光培训工程,进一步优化培训内容,广泛开展政策法规、创业创新、电子商务、财务会计、品牌质量管理及安全生产等多方面培训。三是开展“民营企业招聘周”“春风行动”等公共就业服务专项活动,引导和鼓励更多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就业。定期发布人力资源市场工资指导价位,引导民营企业合理确定和及时调整职工工资。四是依法推动民营企业开展工资集体协商工作,推动建立健全民营企业职工工资集体协商共决机制、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保障劳动者报酬增长和生产率同步提高。
着力解决“创业难”。一是启动“百亿电商惠黔南3+1+1工程”,促进电子商务与快递行业协同发展,积极引导民营企业培育产业新业态,提高企业竞争力。二是搭建创业示范基地,利用产业园区标准厂房,打造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示范园,实施“万户小老板工程”。三是实施贵州省妇女特色手工产业锦绣计划,组织开展“阳光助残创业行动”,鼓励妇女创业。四是用好、用活、用足“3个15万”政策,扶持微型企业500户。五是搭建科技园、孵化区、生产力促进中心等创新服务载体,强化科技型民营企业成长梯队建设,支持众创空间建设,促进平台资源和服务要素向众创空间聚集,健全科技创新服务体系。
着力解决“成长难”。一是对民营企业实行定点挂帮,市领导对民营企业实行定点挂帮,开展精细化服务,“一企一策”解决企业发展过程中的困难。加快在建项目的建设进度,早建成、早达产、早出力。二是着力开展民营企业商标注册工作,引导民营企业设计注册商品,切实提升民营企业品牌效应,帮助企业建立企业文化、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