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发展模式 结小康硕果 盘县开创8种模式助推集体经济发展小记
新华网贵州频道11月13日电 “个人富不是富,集体富有出路。”为帮助全县454个村抓好集体经济发展的“牛鼻子”,充分利用优质资源寻求集体经济发展有效路径,盘县结合实际,创新推出8种(土地流转、资源开发、资产租赁、实体兴村、产业带动、服务创收、项目带动、集中创业)发展模式,致力于打破集体经济发展思路不清、方法不多、措施不全“禁咒”,争创达到集体经济发展的“春天”。
“8种集体经济发展模式,对乡镇具有很好的引领作用,为各个村提供可以自主选择的发展方式,并采用契合本村实际的模式,壮大集体经济,实现‘脱壳’、壮大的目标。”盘县集体经济工作组负责人这样给笔者介绍。
在坪地乡莫西里村,村党支部充分利用“土地流转、资源开发和项目带动”三种模式,逐一开展、环环紧扣,不仅赚取了集体经济第一桶金,而且实现集体经济节节登高。如今,村集体经济达到150万元。“带领村民发展集体经济,让村民的收入不断增多,村党支部的信誉自然得到提升;党支部信誉的提升了,号召力变得更强,能有效的集中人力、物力、财力来发展致富项目,为村民谋取更多的利益,实现了良性的循环,集体经济发展成果十分喜人。”村党支部书记浦恩俊笑呵呵的说道。
“现在条件好了,村上也有条件组织活动了,以前都是不敢想的事都变成了实事,这都得益于村集体经济的发展。”石桥镇妥乐村党支部书记路林贵如是说。2014年以来,随着妥乐古银杏旅游景点的建成,党支部采用产业带动型模式来发展村集体经济,有效整合村内资源用于发展农家旅馆、农家乐、旅游饰品店,实现了集体经济“破壳”和壮大的理想。
岩博村采用实体兴村的模式,以盘县岩博酒业、养殖场、岩博大酒店等村级实体企业,进一步壮大了村集体经济,实现了质的飞跃。“村干部来给我们讲,将岩博酒业、岩博养殖场等产业的3%将作为村集体经济,等到年底分红时,我们又多了一份收入,真的是不错。”岩博村3组村民肖骁这样开心的说道。
“结合盘县实际总结的8种集体经济发展模式,撬动的不仅是集体经济的发展和壮大,更是村民的幸福和同步小康的进程。”盘县组织部部长杜军这样说道。
如今,全县通过8种模式的探索与推广,建厂、办企业、土地流转、水库山塘出租、市场管理、门面出租……收益共计1953.07万元,逐步解决了“心有余而钱不足”的问题,增强了村经济发展的后劲。(肖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