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大120项最新科技成果成功对接 助推福建战略新兴产业升级优化
人民网福州10月11日电(记者 钟巧花)福建省战略性新兴产业面临难得的跨越发展新机遇。就在10日,由福建省委组织部、省科技厅、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厦门大学联合主办的“2014年海峡技术转移厦门大学专场暨电子信息、新能源与新材料百项科技成果对接会”在厦门大学举行,会上推荐发布了厦门大学最新科技成果250项,现场对接签约成果120项。此举有力地推动了科研成果有效转移转化,助推福建省战略新兴产业升级优化。
对接会上,“石化下游原材料与新材料产业协同创新中心”和“厦门大学-漳州市灿坤实业有限公司重点实验室”成立并揭牌。创新中心的成立,有利于加快厦门大学科技成果转化,提高福建省石化化工产品的附加值,延伸产业链,增强该省石化原材料和新材料产业自主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实验室由厦门大学与漳州灿坤实业有限公司合作成立,旨在开展电、磁、光、热、水及空气动力学、绿色低碳材料以及时尚设计在小家电领域的创新运用研究,也为两者联合申请全国首家台资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充实了基础。
此次对接会力求推动福建省石化下游原材料和新材料产业协同创新、延伸产业链、源头对接高校创新成果;推动该省新一代信息技术快速发展,促进光电信息、LED照明与显示、智慧城市、大数据分析、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等领域关键技术对接;推动该省新能源产业的资源优势,推进该省生物质燃料、多晶硅制备、太阳能电池技术等新能源技术发展。实现全省战略性新兴产业突破100项具有重大支撑和引领作用的关键技术,实施100项技术水平国内领先国际先进重大科技成果的转化项目,培养100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引领产业发展的重大战略产品的目标。
会上共推介了福建省石化行业技术需求30项,发布了厦门大学最新科技成果250项,现场企业对接签约120项。
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既可以对当前福建省转方式调结构,实现跨越发展起到重要支撑作用,更可以引领全省未来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近年来,福建省战略性新兴领域的高新技术产业保持稳定增长的势头,但与发达地区相比,仍存在一定差距,主要表现在是企业创新人才匮乏、创新能力仍显不足。
“我们举办海峡技术转移厦门大学专场暨电子信息、新能源、新材料百项科技成果推介对接会,就是要通过政府引导、搭建有效对接平台,打通我省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通道,激发高校、科研院所科研成果的澎湃活力,促进科技资源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及企业技术创新需求的有效对接,推动全省技术转移和成果转化,更好发挥人才和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作用。”10日的对接会上,福建省委组织部副部长杨国豪在致辞中如是表示,对接会的举行,旨在为了搭建产学研对接平台,推动厦门大学最优质的科技成果转化到企业,促进最熟悉技术创新的人才及创新平台向企业开放共享,实现技术成果、人才资源、创新平台,“三位一体”全方位对接。
福建省科技厅厅长陈秋立指出,福建省战略性新兴产业中中小企业居多,普遍存在着科技投入少,对科技的吸纳能力不强,企业技术力量薄弱,研发人才缺乏,核心技术少的问题。“因此,迫切要求我们进一步加强向企业开展技术、人才转移,发挥高校人才、科技、平台的优势,促进企业和高校、科研机构的深度合作,提升企业的技术创新水平。”
据了解,近年来,福建省科技厅致力于促进科技成果在福建省转移转化,积极研究制定促进技术转移的相关配套政策,不断探索技术转移新模式,促进科技成果资本化、产业化。先后牵头出台了《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的若干意见》等一批政策文件,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科技人员实施职务成果转化的,可以自行创办企业实施转化或以技术入股,其享有该科技成果在企业中的收益可高于50%。以此进一步推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人才和团队向企业创新集聚。
对接会上,厦门大学材料学院副院长戴李宗教授、厦门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李军教授、国家半导体照明工程研发及产业联盟执行主席、厦门华联电子有限公司范玉钵董事长还分别作了题为“深耕基础原材料产业,创新产学研合作新模式”、“智慧城市感知与计算新技术”、“十年磨一剑,LED风光无限”的主题报告。
分享到:新浪微博腾讯微博QQ空间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