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编艺术的守望者
多年从事竹编的经历让陈文兰赋予了竹的某些特质,纤秀内敛,温婉坚韧。想到竹编艺术后继乏人,陈文兰常有一种隐痛在心头。
1965年,陈文兰出生于赤水市宝元乡风华村,自幼酷爱竹编工艺。18岁那年,陈文兰赴四川学习竹编工艺,艺成归来后,她把一生的精力都投向竹编工艺。
回忆起在这条路上孤独而艰难的跋涉,陈文兰告诉记者,1999至2000年,是自己一生中最彷徨的时候,整整一年多没有卖出过一张工艺画。全家的开销都落在丈夫的身上,那时丈夫在葫市林区派出所工作,每月工资才100多元。这微薄的薪水不光要维持一家四口的生活,还要购买原材料支持她事业发展。当时她完全支撑不住了,想要放弃,在丈夫的再三鼓励和安慰下,她才坚持下来。2000年底,陈文兰的事业出现转机,一位外地游客以120元买走了她的竹编画《难得糊涂》,事业处于低谷的陈文兰这才有了信心和勇气。
长期不懈的坚持,加上丈夫全力的支持,陈文兰从一个普普通通的竹编工艺者成长为民间工艺大师。在长达二十多年的从业生涯中,陈文兰先后荣获“贵州省十大民间工艺大师”、“贵州省乡土拔尖人才”、“全国妇女双比双学女能手”等殊荣,其作品多次在全国、省、市大赛中获奖。
成为民间工艺大师后,陈文兰一门心思想着如何传承、发扬、振兴竹编工艺,可这愿望是她迄今为止都未能实现的梦。
陈文兰告诉记者,目前,她收的学生有100多个,对这些学生,自己大都没有收学费,还免费提供食宿。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陈文兰根据自己多年积累的心得编写了《平面图编教案》等教材。而今,这100多个学生中只有2个学生在从事竹编工艺,其他的都转了行。
竹编工艺耗时长,质量要求高,售价低,从经济效益看,要是自己开竹编工艺店,有可能几个星期都卖不出一幅画。要是替别的工艺店编,一个熟练工月收入高的三四千,低的两千左右,收入太低,昔日的学生纷纷另谋生路。
和竹编工艺一样,我国的很多民间工艺逐渐边缘化,在市场经济发展的规律中日渐萎缩和衰减,面临被淘汰乃至失传的尴尬境地。据相关资料显示,在我国,导致民间工艺衰弱的原因一是民间艺术队伍呈现出队伍老化,年龄偏大的处境。农村的民间艺人大多已有六七十岁甚至更高,而40岁以下的中青年艺人稀少,民间艺人缺乏接班人,没有活力,没有后劲。二是民间艺人的文化程度普遍较低,给民间艺术的创新和发展造成了困难,也使得民间艺术队伍的整体素质难以提升。三是还没有形成对民间艺人保护的有效机制,民间艺人的许多实际困难影响了对民间艺术的保护和传承。四是重经济轻文化的思想、民间文化衰弱的态势使得民间艺人遭到冷遇,许多民间艺术不再吃香,加上许多民间艺术很难产生经济效益,也使得民间艺人队伍大量流失。
提起政府,陈文兰充满感激。她告诉记者,政府为推广、繁荣竹编工艺做了大量工作,早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在市乡镇企业局的资助下,陈文兰办起展厅和竹编工艺加工厂,可是老百姓对此热情不高。惨淡经营了没多久,她被迫关闭了展厅和工厂。近些年来,当地镇政府多次斥资组织开办培训班,来培训的人倒是多,可真正以此为业者则如凤毛麟角。
一门民间艺术的繁荣不能光依赖政府。陈文兰深刻地意识到,市场经济越发达,民间艺术的消亡程度越快,最终成为历史的印记和一个时代的回音。如今,陈文兰正在试图接受这个她不愿面对的现实。
《麦田里的守望者》是一部影响美国几代人的小说。愤怒和焦虑、沉沦和坚守是贯穿小说的两大主题。记者在采访过程中,明显可以感受到陈文兰对竹编工艺衰落的愤怒和她对民间工艺后继乏人的焦灼。
“我一生最得意的事情是选择竹编工艺作为我终生的事业,我一生最遗憾的事情是没能把竹编工艺在当地发扬光大!”陈文兰说:“不管世道怎么变,我要把自己的事业坚持下去,我为它付出了二十多年的时光,不在乎为它坚守一辈子!”(夏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