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云:两棵葡萄树 收入上万元

31.07.2014  12:08
        “在我县达帮乡一户人家,房后种植的2棵葡萄树,产量达1600多公斤,收入上万元。”紫云自治县扶贫办主任伍兴荣向记者“吹嘘”。记者不信,决定去实地看个究竟。
        7月24日中午,记者顶着烈日,驱车来到“达帮乡庭院种植葡萄参观点”,果然名不虚传:屋后左右各1棵葡萄树茎粗叶茂,其藤蔓铺满葡萄架。紫色的葡萄犹如一串串悬挂的珍珠,把葡萄架压得下沉。
        主人名叫龙忠虎,是达帮中心小学的语文老师,今年  41岁。据介绍,这两棵葡萄树是他从湖南引进的优良品种,经嫁接、改良为地方品种,注册商标为“香野唯”牌甜紫葡萄。
        “别看只有两棵葡萄,今年产量预计超过1600公斤,明天山东的客商就来采购,合同价每公斤5.8元,可卖上万元的好价钱哩。”龙忠虎的脸上洋溢着幸福的微笑。
        在另一栋已废弃的房屋后面,还有一个挂满紫色“珍珠”的葡萄园,那是龙忠虎母亲的自留地。“别看这是块坡地,今年收入肯定上万元,足够我妈零用。”龙忠虎说。
        记者看到,葡萄架下还有几十只土鸡。龙忠虎很自豪:“这叫立体农业,鸡可吃虫、草,还可给葡萄施肥,一举多得,多重收益。
        在龙忠虎家对门的小山上,是他连片种植的葡萄园。记者看到,紫色葡萄挂满枝头,把葡萄架的钢丝网压低了数十公分,大家进入葡萄园必须低头。几位少女正在采摘、品尝葡萄,脸上漾满靓丽笑容。
        据介绍,去年该果园进入盛产期,产量8万多公斤,收入48万元;今年有40亩进入盛果期,预计产量14万公斤,收入可达80余万元,亩均收入2万多元。
        “这种紫葡萄皮厚、味甜,保鲜时间长,成熟后不采摘,可保鲜一月,成熟后采摘,可保鲜7天。既可尝鲜,也可酿酒;既可庭院种植,又可连片种植。因此,紫云自治县扶贫办已将紫葡萄列为该乡重点扶持的产业。”伍兴荣告诉记者,截至目前,该乡葡萄种植面积已达3600亩,计划两年发展到1万亩,4年后进入盛果期,年收入可达2亿元以上。该乡可依托这一产业实现“减贫摘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