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云海子村的变迁

24.09.2015  17:29

    紫云自治县松山镇海子村是一个典型民族村寨,随着城镇化的不断推进和小城镇建设的不断发展,一条海子大道将海子村和县城区串联起来,让原本的民族村寨成为城市的一部分,村民变为城市市民,村寨变为旅游景点,这让海子村民感到有些意外。

    走进海子寨就等于走进了海子公园,寨前是宽阔的海子大道,寨左是三个形态大小不一的休闲广场,寨后是建有环湖路的海子湖,湖后是秀美的青山,寨右是安顺通往望谟方向的209省道,这让海子村不仅具备了现代村落的所有条件,还具备了城中村和旅游村寨的条件, 海子村民梦寐以求的期盼终于变成了现实。

    正在家门口打扫卫生的海子村村民潘光全见有客人前来,忙放下手中的扫帚招呼客人进屋坐下,谈起海子村近年来的变化,潘光全向记者娓娓道来。

    “海子村发生过三次变化,但只有这次变化才让我们海子村民真正感受到了城镇化发展带来的好处。”今年80多岁的潘光全说,解放初期的海子老寨全是茅草房,那时209省道还未打通,交通闭塞,少数民族集聚的海子村受封建思想的影响,思想不开放,村民们生活状况特别艰苦。解放后,村民们的思想有所改变,生活条件开始好转。上世纪80年代初期,改革开放土地承包到户后,随着村民们的生活条件和经济条件好转,逐渐将茅草房更新为青瓦房;到2000年的时候,海子村就找不到茅草房了。近年来,海子村一栋栋小楼房的建起,青瓦房早已淡出了人们的视线;去年开始修建的海子大道,出行条件更加方便,这是他们海子村村民没有预料到的事。

    村民张文忠笑呵呵地说,十年前的海子村,寨子中的路边到处都是牛粪、猪粪,夏天臭得很,苍蝇蚊子又多。村里的男青年们在外面带个女朋友来家,因为卫生环境差,女友看一眼就走了。现在房子建好了,村里的卫生环境也好了,媳妇都好讨多了。

    由于海子村是布依族和苗族集聚的典型苗族村寨,每年农历四月八的苗族跳花节和六月六的布依风情节,以及逢年过节的狂欢等都要举行一些活动,但在寻找活动场地上常常让海子村民很为难。

    “以前跳花不得较宽的场地,只得三个一组,五个一伙地在家门口跳,影响节日的热闹氛围。”潘光全说,以前每逢重要节日,如果海子湖水位低的时候,村民们就在湖中露出的沙坝上跳花;如果海子湖水位高,没有沙坝露出,村民们要么分散到家门口跳,要么到较宽一点的田埂上去跳。现在有广场了,每到重要节日时,海子村民们不再为寻找活动场地发愁了。

    海子村环境的改变,让不少海子村民的致富思路也发生了改变。“海子公园还未全部建成,不少村民就做好转变赚钱路子的准备了。”村民付正能说,以往海子村民以种植传统农作物为主,种植的稻谷自己吃,种植的玉米等杂粮就拿来养猪、养鸡来卖补贴家用,辛辛苦苦种植一年要想储蓄点钱都难;现在不少村民开始准备装修房子开设农家餐馆、农家旅馆了。还有的村民准备购买商铺做生意了。

    随着紫云新城区不断发展,海子村民正在从单一的传统农业向第三产业转型,海子村村民的致富路子越来越多。(姚福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