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云:深山迎来异国客 格丼村民操外语

08.04.2015  15:33

    “前几天来了几个老外,每天都要在我的小摊子上吃一个egg(鸡蛋),一个tomato( 西红柿)。”4月2日,在格凸河景区游客服务中心前摆摊的肖玲自信地操着英语向记者介绍说。如今,在紫云自治县水塘镇格丼村,这个深山里的少数民族村寨,像肖玲一样可以用简单英语和老外交流的村民比比皆是。

    格丼村距镇政府所在地20公里,全村辖16个村民组,10个自然村寨,总人口1895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口就达1890人,属贵州地貌分区中的黔南山原中山低山盆谷区,四周群山环抱,环境优美,融雄、奇、险、峻、幽、古为一身的国家级景区—格凸河风景名胜区就在此处,是贵州省唯一授牌的省级攀岩运动基地。

    在2011年举办的“中国·贵州紫云格凸国际攀岩交流大会”上,有来自法国、美国、英国、日本、韩国等35个国家的500名专业攀岩选手和爱好者参赛。此后每年都有爱好攀岩的外国游客来到这里。

    从那时起,格丼村开始迎来越来越多的外国游客,办起了越来越多的乡村农家乐,村民们开始学用英语与外国人打交道,肖玲便是其中一人。

    高二便辍学的肖玲一直认为学英语没用,谁知道现在派上了用场。她在手机上安装了一款自学英语的软件,以便与前来购物的老外沟通。Goodmorning、Hello、Hi等一般交流用语她已练得滚瓜烂熟,还特别学习怎么表达商品的价格,“方便和老外讨价还价啊!”肖玲笑着说。

    52岁的苗族大妈罗成妹办起了一间乡村旅社,不仅提供免费WIFI,墙上还贴着中英文对照的住宿登记须知。“前些年外国人来我家住店,我觉得好稀奇哦,不敢和他们沟通,都是我家男人和儿子与他们交流。现在见惯不怪了,我一个人在家照样可以给他们办理住宿登记。

    在苗家饭馆的墙上,一张大大的红色菜单煞是吸引眼球:炒菜、凉菜、汤类,分别用中英文列出。老板笑呵呵地说:“这些都是本村的学生帮忙翻译的,方便我们和外国客人沟通。

    格丼村村支书黄勇告诉记者,过去格丼村主要以传统农业为主,人均收入800多元。现在依托旅游业发展,下格丼组和大河苗寨组经营了20多家农家乐,人均收入达到4000多元。

    为了让村民们学英语,村里曾托本村的高中、初中生利用假期来无偿教学。“今年已经向县里打了报告,希望相关部门能给予支持,请专业老师来进行辅导,这样村民们说的英语也会更标准。”如何依托旅游业带动全村发展,黄勇心中已有打算。(罗希 刘仲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