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荣网络文学重在规范引导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日前印发了《关于推动网络文学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首次从思路、逻辑和路径上为网络文学的“主流化”和“健康发展”进行规划与设计,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广泛热议。记者特采访了业内专家、互联网企业、网友,邀专家解读《意见》,听业界畅谈网络文学的未来发展。
网络文学历经多年发展,已在我国文化体系中占据了重要地位。鉴于其影响力与日俱增,依法依规规范网络文学,引导网络文学健康有序发展无疑已成为当下时代主题。在这一背景下,《关于推动网络文学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出台的现实意义如何?又会对网络文学的发展产生哪些影响?对此,业内专家进行了深层解读。
激励和扶持是核心思路
我们来谈今天的网络文学,更多的是谈它的潜力。
《意见》指出,近年来,网络文学迅速发展,已成为我国数字出版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网络文艺的重要类型,广受众多文学爱好者及青少年喜爱。同时必须看到,目前网络文学也存在数量大质量低,有“高原”缺“高峰”等问题。对此,中国青年出版社副编审庄庸认为,我们来谈今天的网络文学,更多的是谈它的潜力。过去的成绩和事实证明了网络文学具有在全产业链和主流新文艺中承担更为重要、积极作用的潜力。《意见》的核心思路在于对网络文学的激励和扶持,而不是治理和整顿。规范和引导是题中应有之义。
庄庸认为,《意见》体现了两个整体性特色:其一,《意见》对网络文学10多年“草根发展”既成的影响力和发展成就,第一次进行了“追认”和“提升”。其二,《意见》从网络文学发展现状和网络文学全产业链各个关键环节的需求等“基层探索”出发,对网络文学未来的角色和作用表达了较高的预期,并全面阐述了推动实现这种预期的意愿、动力和路线图。
采访中,业内专家纷纷表示,《意见》以红头文件方式,将网络文学从“垫底儿”的地位和身份,一下子提升到了全产业链中跟其他行业相比肩的地位。
在各种愿景和预期目标“倒逼”中,推动实现网络文学发展的新定位和新路径。
“在《意见》出台以前,无论是从网络文学的创作、编辑还是产业等方面来看,其发展是毋庸置疑的,只是显得较为粗放。”浙江省网络作家协会常务副主席、杭州师范大学教授夏烈认为,目前,我国的网络文学处在一个转折点,或者说处在转型升级的过程之中。《意见》对现阶段发展网络文学要做的重点工作做出了规划,并提出多项推动网络文学健康发展的保障措施,包括创作、编辑、产业主体等几个方面。夏烈说:“把《意见》落到实处,相对之前的‘自发’发展,网络文学的‘自觉’发展阶段才真正到来。”
统计数据显示,2014年6月底,我国网络文学用户数已达2.89亿,较2013年年底增长1498万人,网民网络文学使用率为45.8%,这意味着近一半网友阅读网络文学。《意见》将网络文学的主要受众定位于众多文学爱好者及青少年,庄庸认为,这是从网络发展现状和实际出发做出的推断、规划。
北京市社会科学院文化研究所副研究员、首都网络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许苗苗同样认为,网络文学读者以青少年群体居多,单靠市场调节显然行不通,因为网站编辑可能会受到资方要求,增加刺激点击率的争议性内容。
庄庸则认为,“文艺新时代新风气”正在重建、重塑之中,《意见》等于是把网络文学带入了这个“新时代新风气”重建的时代之门,在各种愿景和预期目标“倒逼”中,推动实现网络文学发展的新定位和新路径。
跨界重建网络文学评论
网络文学评论需要输入新鲜血液,同时需要有一套新标准,并且还需要政府部门的资金支持。
“现在高校中文学科主要还是关注精英文学,只有一些选修课去讨论一些当下比较流行的文学作品。因此,学生也缺少一种对网络文学理论的构建能力;同样,大部分学者也不了解网络文学,有些人尝试去做,但大多说不到点子上。因此,现在网络文学评论处在一个比较尴尬的位置。”针对网络文学评论的现状,中国作协作家网主编马季如此表示。
《意见》提出了多项推动网络文学健康发展的保障措施。马季认为,虽然目前网络文学评论处境尴尬,但无需过于担忧。因为这需要一定的时间,也需要一个过程。他认为,网络文学评论需要输入新鲜血液,同时网络文学评论需要有一套新标准,并且还需要政府部门的资金支持。
庄庸认为,重建网络文学评论应该抓住两个关键点,一方面,以中国网络作家协会为依托,建立“网评家阵地”,对网络文学评论者进行群体、跨界和代际性重塑;另一方面,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网络文学作品内容研讨和评论,建立中国好网络文学评论/评价、评选/评奖体系,重建具备经典性、当下性、前瞻性和导向性的网络文学批评与价值评判体系,并推出符合时代精神的重要作家作品和类型派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