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花岗区树立“五种意识”破解领导干部“五长”问题

23.10.2014  14:07

    新华网贵州频道10月23日电 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红花岗区通过树立“五种意识”,切实解决好区级领导班子和领带干部需要解决的“五长”问题,真转作风,实干推进,勇于创新,跨越发展。

    树立开放意识,做到有为有位,破解“维持会长”问题。针对“当官不作为,思想不解放,做守摊干部,懒政惰政,不争上游、甘居落后”等“维持会长”的问题,红花岗区倡导领导干部树立开放意识,坚决做到有为有位,积极带头把自己摆进去,在深入剖析、解决问题、克难攻坚、服务群众上带头,勇挑重担,敢负责任,率先垂范,创造一种蓬勃向上、竞相发展的生动局面。今年来,红花岗区委常委班子已开展集中学习11次,先后到息烽集中营、瓮安警示教育基地和红军山烈士陵园等开展革命传统教育,广泛建立“回音壁”,公布热线电话等方式,收集意见建议1315条,常委班子共查摆问题17条,各常委共查摆问题155条,提出批评意见318条,确保了专题民主生活会和组织生活会动真碰硬、辣味十足。

    树立责任意识,做到真抓实干,破解“关系会长”问题。针对“热衷于交际应酬,只栽花不栽刺,干部管理失之于宽、失之于软,搞一团和气”等“关系会长”的问题。全区领导干部积极树立责任意识,求真务实,改进作风,促使他们大干快上,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聚精会神干工作,满腔热忱抓落实。活动以来,全区领导干部带头深入开展“7+4+3”整治活动,明确14个方面44项整治工作,并逐项明确责任单位和具体整改内容、整改措施、完成时限;按照项目管理方式建立整治项目责任制,对每项整改内容拟出时间表、路线图,并要求责任单位进一步细化整治措施,明确进度安排,做到定一项改一项、改一项成一项;切实加强督导检查,对整治情况适时向党员干部和群众通报;对重大项目、民生事项等实行每天一调度、一了解,对推进滞后工作的责任人实行“一次通报、二次约谈、三次问责”,切实强化整改压力。截至目前,全区共对36个单位和84名个人进行查处,其中效能告诫8人,诫勉谈话33人,通报批评25人,待岗处理10人,免职处理2人,党内严重警告1人,解聘5人。

    树立竞争意识,做到求实创新,破解“太极会长”问题。针对“遇事偷奸耍滑,上推下卸,务虚不务实,当‘甩手掌柜’、做‘二传手’,看见难事躲着走、遇到矛盾绕着走、碰到问题拖着走”等的“太极会长”问题。红花岗区大力弘扬敢闯、敢试、敢冒、敢为天下先的精神,拿出更大的勇气和魄力推动改革创新,努力营造一个鼓励创新、务实重干的良好环境。今年来,红花岗区委常委带头建立示范点3个,带动区级领导干部普遍建立联系点110多个,深入基层开展“同吃同住同劳动”活动,创新开展“三进三民”活动,促进各级领导干部按照“一定三年、事随人转、跟踪帮扶、长期坚持”方针结交群众,促进广大党员干部与86320户结交,与31470户结友,与3623户结亲,办好事、实事1.13万余件。

    树立统筹意识,做到科学决策,破解“评论社长”问题。针对“谈起来头头是道,干起来找不到头绪,思维慢、反应慢、行动慢、工作慢,搞‘形象工程’‘政绩工程’,下基层调研指导高谈阔论放空炮,不重视解决实际问题”等的“评论社长”问题,红花岗区着力从“规范”“民主”等方面入手,专项整治“评论社长”问题,进一步树立统筹意识,从界定问题、确定目标、拟定方案、优选方案、审定批准、细定计划、指导实施、反馈修订八个阶段,确保决策更加科学。目前,红花岗区区级领导对全区120个村、社区进行了全面调研,召开座谈会200余次,座谈访问2450人次,发放调查问卷3000余份,建立民情台帐212本,按照民主规范的原则,多次召开常委会(扩大会)研究部署区域整体发展,全力推进“五个区域”“十大工程”以及小康红花岗、人文红花岗、法治红花岗、平安红花岗、生态红花岗“五个红花岗”建设。

    树立发展意识,做到引领发展,破解“游击队长”问题。针对“工作缺乏深度思考和统筹,缺乏钉钉子精神,玩数字游戏,弄虚作假,执行政策搞变通、打折扣”等的“游击队长”问题,红花岗区领导干部着力树立发展意识,切实做到引领发展的目的,奋力开创加快发展的新局面。全区以园区建设作为发展龙头,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目前,各园区累计开工项目134个,投产项目51个,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87.4亿元,工业总产值280亿元,实施民生项目127个,总投资达300多亿元,全区财政收入达32.77亿元,同比增长25.7%,其中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0.7亿元,同比增长23.8%,上半年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42.53亿元,实现41.2%的增长速度,在遵义市排第2位,整个经济工作在贵州省综合测评中排第8位。(严成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