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花岗区社区建设绽放“五色花”

03.07.2014  19:55

    新华网贵州频道7月3日电 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红花岗区大胆创新,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城市社区工作的新路子,着力打造“四民社区•美丽城市”升级版,在社区这片沃土上绽放出了美丽的“五色”之花。

    党员帮扶,绽放“红色花”。各机关、街道、社区以党员干部为生力军组建党员干部帮扶队,定期深入社区居民当中大力开展“温暖红花岗”、“三关”工程等活动,通过与社区贫困弱势群体结对帮扶,切实解决群众在生产生活中的困难。以“一对一结对帮扶”、“送温暖”活动和对闲散青少年和问题青少年的“一助一”帮教活动等形式,切实为社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进一步促进和谐社区建设。今年以来,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共帮扶社区困难群众1280多户,为社区帮扶对象送去帮扶物资上百万元,解决社区群众具体困难350余件,使他们真正感受到了党组织的温暖与关怀,切实拉近了党群、干群关系。

    便民服务,绽放“橙色花”。各街道在各社区成立了以社区党员为主体的社区服务中心、站点、社区学校、爱心医院、爱心超市和便民工具屋等服务机构,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和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吸纳辖区单位和社会力量积极参与,构建社区服务网络。如中山路豆芽湾社区开办的邮政代办所和便民服务站,居民不出社区就能交纳电费、电话费、订阅报刊、订购无公害蔬菜等便捷服务,解决了5名待岗党员就业,每月给社区集体增加收入2000元。目前,全区有多功能社区服务中心11个,服务站64个,服务点1105个,慈善爱心超市27个、社区卫生服务站48个、义工银行7个,家政服务中心39个、便民利民网点492个、社区服务指南宣传栏37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8个,志愿者服务队67支,惠及群众30000余人。

    书香文化,绽放“紫色花”。一是各街道修建各种公共娱乐场所,购置活动所需器件,组建秧歌队、腰鼓队、合唱团等社区文化队伍,设立流动图书室或图书箱,开展文艺、体育比赛,同时还组织辖区居民积极参加蒙牛“城市之间”、“多彩贵州”等大型文体活动,丰富社区居民的文化生活。二是定期组织开展安全文化、生育文化、廉政文化等文化进社区活动,使社区居民在高雅、健康、活泼的文化氛围中达到益知、娱乐、健身的目的。三是积极开展“文明社区”、“和谐社区”、“平安社区”创建活动,提高社区精神文明建设水平。目前,全区共建22个“星光老年之家”,68个社区活动场所,安装健身器材91套280件,组建秧歌队、腰鼓队、志愿者服务队等各类群众性团队121支,今年累计发放宣传资料8万余份、出黑板报320多期、播放露天电影100余场次、文艺演出60余场,举办各种群众性活动300多次。

    优化环境,绽放“绿色花”。一是开展“洁在社区,美在庭院”活动,开展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引导社区居民增强卫生意识和环保意识,调动广大干部群众参与环境治理和生态文明创建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组织开展楼群院落环境整治,达到楼前屋后、街道巷落整洁美观;大力引导居民开展花坛认领活动,绿化美化家居庭园。二是突出抓好垃圾集中处理和长效管护,积极完善垃圾集中处理体系,充实垃圾清运队伍,建立环境保洁管护员队伍,垃圾收集覆盖率达100%,逐步完善居民楼污水处理设施,努力为社区居民创造整洁舒适的生活环境。

    和谐平安,绽放“蓝色花”。各街道坚持以居民安居乐业为目标,通过推行社区综合管理服务,健全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机制。一是将社区民警、专职巡防队员、有偿专职巡防队员、社区综合管理服务队队员与发案挂钩,切实做到奖罚分明,兑现考核到位,进一步发挥了社区治安承包责任机制作用。二是建立了办事处、派出所、社区三级督导机制,确保工作落到实处。三是做好治安形势分析,制定防范对策。结合每周社区发案情况,及时组织进行分析安排,开展针对性打击防范。打破原来各守各门模式,统一指挥,动态布控,形成了强有力联动整治打击队伍,大力提升片区治安防控能力。目前,在全区8个街道办事处的派出所都安装了视频监控系统,48个城市社区设立了46个社区警务室、修建治安岗亭136个、安装居民楼防盗门7000余扇,购买电瓶巡逻车3辆,还配置了大批对讲机、警棍等巡防器械,完善安全防控的硬件设施和安全防控技术。(严成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