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 贵州商报)历史不容忘记,英烈永远铭记。8月25日,尽管天空下起了雨,仍阻挡不了人们对历史的缅怀。南明区在“中国红十字会救护总队”图云关旧址举行了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活动。
时间回到1937年的7月7日,蓄谋已久的日本帝国主义,在北平附近挑起“卢沟桥事变”,悍然发动了灭亡中国的侵略战争,一时间,华北危急、平津危急,中华民族到了生死存亡的关头。日本帝国主义凭借庞大的战争机器,恣意屠杀中国军民,制造了一个有一个耸人听闻的惨案,妄图灭我泱泱中华而后快。
侵略者灭绝人性的战争暴行,激起了中国人民的强烈反对。在国家危难、民族危险之际,中国共产党振臂疾呼、勇担国难,率先擎起“救亡图存”的抗日大旗,霎时间,全国各党各派、各界人士、社会大众,迅速凝聚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下,对日寇展开艰苦卓绝的八年抗战。
在全民族的共同努力下,1945年8月,穷凶极恶的日本侵略终于被打败,中国人民赢得了近代以来反抗外敌入侵的第一次完全胜利。这是一场来之不易的胜利。八年抗战当中,千千万万的英烈在战场上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也有无数奋战在后方的人们,在没有硝烟的战场上默默奉献着自己的一切。这其中,也包括中国红十字会救护总队的万千英雄。
时间要回溯到70年前。那是在1937年8月13日,日军悍然入侵上海、威逼南京。面对的日寇的疯狂侵略,我中国军民奋起反抗,与帝国主义展开了殊死搏斗。然而,当时的中国国力贫弱、医疗条件落后,士兵在前线浴血奋战,民众在战火中饱受摧残,均得不到有效的救治,重伤者和死难者不计其数。
为了配合全国军民的抗日热潮,打击侵略者的嚣张气焰,当时作为民间慈善机构的中国红十字会,本着救死扶伤的人道主义精神,义不容辞的挑起了战场救护的重担。他们广招各地医师护士、积极扩充临时医院,收容治疗伤兵和难民。凭借着手中的止血钳、手术刀、注射器,向残暴的日寇的宣战。
1937年10月,随着战场形势的恶化,中国红十字会总会先迁至汉口,次年6月又转移到长沙,并在此期间改组成立了中国红十字会救护总队,与国民政府行政院卫生署合办了“战时卫生人员训练总所”,以适应长期斗争的需要。1939年3月初,救护总队辗转迁到山城贵阳,落户于贵阳东南郊的图云关,由此,开启了图云关在抗战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据史料记载,当时的图云关密林深处,漫山遍野的茅草屋和帐篷里,驻扎着中国红十字会救护总队、卫生署战时卫生人员训练总所,全盛时期救护总队有大小医疗队150个,医务人员及辅助工作人员达3400多人。这些人当中,有不远万里前来援华的国际友人,有毅然返乡共赴国难的爱国华侨,也有前仆后继英勇献身的中华儿女。
尽管当时条件艰苦、危险重重,但他们不计困难、不惧生死,毅然坚持战斗在一线。他们的足迹几乎遍及全国各地,除国民党正面战场各战区外,救护总队也派出医疗队赴延安、太行、太岳、江西、皖南等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抗日根据地,为伤病员及群众服务。在远在东南亚的印缅战场之上,也不乏他们顽强战斗的身影。
从转运援华药品到开展救死扶伤,从扑灭鼠疫天花到根治疥疮顽疾,从培训医技人员到倡导卫生理念,中国红十字会救护总队的倾情服务,覆盖了无数军人平民,为中华民族赢得反侵略斗争的胜利,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而他们当中的不少人,却为此献出了宝贵的生命。据不完全统计,八年抗战,救护总队共有47人殉职,67人积劳病故,有的连姓名都没留下。
如今,随着时间的流逝,救护总队的英雄事迹,被尘封在了历史档案里。为纪念他们为民族独立和解放做出的贡献,让更多人了解贵阳的抗战历史,今年3月,南明区启动了系列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将救护总队图云关旧址命名为区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同时,面向国内外征集抗战时期救护总队在贵阳图云关的故事。
自活动启动以来,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许多热心人士通过来信来函来电等多种方式,分享了他们掌握的宝贵线索和资料。多家中央、省、市主流媒体,多次以大幅版面报道图云关的故事。其中,中国日报与南明区联合制作的纪实专题片《图云关:二战“洋大夫”风云录》,在中国日报主页(中文与英文频道)同步向全球发布,引发脸书、《华盛顿邮报》等十多家国际社交媒体、网站及视频网站同步转播,访问量逾百万余次……!
岁月蹉跎,挡不住时代的印迹;沧桑变幻,抹不去历史的光辉!如今,越来越多的人正在关注和重视图云关的抗战历史,以这段历史为原型的文艺演出、文学作品层出不穷,道德讲堂和社区舞台上,也都在讲述着和救护总队有关的故事,图云关正从历史里向我们走来,扎根在每一个贵阳人的心中!
纪念,是为了更好地出发!站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的庄重时刻,我们理应抚今追昔、铭记历史,凝聚在图云关的爱国主义精神之下,以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成就,告慰在抗战中献出生命的所有先烈,告慰浴血奋战在图云关、牺牲在图云关的所有英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