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新办组织中外记者采访自然保护区(图)
11月3日,记者们准备登船前往金潭湖考察植被恢复情况。(康小兰摄)
11月3日—6日,由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国家林业局主办,湖北省委宣传部、湖北省林业厅协办的中外记者采访自然保护区活动在湖北举行。为期4天的采访活动,15家媒体的22名中外记者来到洪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神农架自然保护区就生态环境的恢复保护、生态移民的安置发展等问题进行采访。
碧波荡漾、水天一色的金潭湖。(康小兰 摄)
采访活动中,记者们来到了洪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金潭湖,工作人员向记者们介绍了90年代初洪湖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的历史以及2005年湖北省人民政府下决心整治洪湖生态环境后所进行的一系列有效措施。如今,10年的努力取得了可喜成绩,以金潭湖为例,目前金潭湖植被已经恢复到上世纪90年代中期水平。
大龙潭金丝猴野外研究基地的一只金丝猴正在进食。(康小兰摄)
2005年4月,神农架自然保护区在大龙潭建立了金丝猴野外研究基地。研究人员在对这一区域金丝猴的分布活动范围和种群数量进行摸底调查后,展开了保护遗传学、行为学、病理学等领域的研究,为金丝猴的保护提供技术支撑。研究基地成为展示神农架地区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文明建设的窗口。
为了恢复重建生态系统和改善保护区内原住民的生存状态,洪湖自然保护区和神农架自然保护区共同的做法是将保护区内人口搬迁。这些生态移民搬离原居住地后,如何展开新的生活?在洪湖蓝田生态园和神农架木鱼镇的青天袍,记者们找到了答案。在政府的政策支持和引导下,他们中的很多人参与到了当地生态旅游的开发中。如今,他们生活水平提高了,钱包也鼓了,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11月5日,记者们在阴峪河管理所参观管理所的工作日志。(康小兰摄)
此次活动,中外记者们表示这是一次非常有意义的采访。中国网记者说,四天的采访活动紧张而又充实,记者们在有限的时间内走访了多个采访点,切实感受到了政府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投入的巨大努力及取得的显著成效。香港文汇报的记者表示,这次很高兴有机会参与到国新办组织的关于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旅游的采访活动。通过采访,感受到洪湖和神农架的生态保护工作都做得非常好,他们的成功经验值得其他省市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