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金“四把抓手”催生产业集聚效应
近年来,贵州省毕节市织金县抢抓国发2号、国办函35号文件等政策机遇,充分利用自然资源优势和交通区位优势,加快推进产业集聚区规划建设,以园区建设、产业配套、特色产业、转移就业为重要抓手,不断催生产业集聚效应,推动县域经济加快转型升级。
把牢园区建设抓手,催生要素集聚效应。依托织金经济开发区、织金产业园区、贵鑫产业园区、织金现代高效农业产业园区以及织金洞风景区,规划建设“五大产业聚集区”。加大园区标准化厂房和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力度,让投资者享受“拎包入驻”的方便快捷。实行招商项目包靠责任制,突出互惠双赢,吸引产业要素快速集聚,不断放大要素集聚效应。近3年来,该县共引进项目402个,总投资1274亿元,实际到位资金468亿元;建成园区面积15平方公里,标准化厂房70万平方米。其中:织金经济开发区已被纳入贵州省5个千亿级工业园区盘子;织金产业园已入驻企业28家,投产13家,2014年计划完成投资24亿元,实现产值60亿元,带动就业5万人以上;织金现代高效农业产业园区已入驻企业17家,入驻专业合作社23家,社员2404人,招商引资签约企业8家,实际到位资金9.56亿元,累计完成投资6.82亿元。
把牢产业配套抓手,催生企业关联效应。织金县紧紧围绕园区主导产业,加大对外引进和对内培育力度,对相互依存度高、关联性强的企业项目进行集中布局,不断完善原料、生产、包装、销售、运输以及生活服务等配套产业。开展建链、延链、补链招商,鼓励产业集聚区内的龙头企业做长做宽产业链条,形成“一条龙”、“一盘棋”产业发展格局。目前,织金工业园初步形成了以服装加工为主导的轻工纺织产业链,龙头企业东伟服装已建成生产线68条,今年将生产牛仔服装1200万件,实现产值30亿元,并带动熊家场乡白马村、珠藏镇青山村等村设立分厂。织金现代高效农业产业示范园形成了蔬菜、竹荪、茶叶、花卉、中药材、特色养殖产业带,龙头企业九丰蔬菜累计投入资金1.56亿元,项目建成面积1500亩,形成集育苗、种植、加工、销售、培训、科研、制种为一体的蔬菜产业园。
把牢特色产业抓手,催生示范带动效应。该县立足资源优势、市场需求和模式创新,深度挖掘特色产业发展潜力。借助九丰蔬菜、西南联合、青州良田花木等龙头企业的辐射带动作用,采取“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发展模式,通过流转土地、技术培训、供种供苗、统一收购等方式,带动农户大力发展蔬菜、竹荪、茶叶、花卉、观光农业等特色产业,促进农业结构加快调整。目前,织金县现代高效农业产业示范园建成高标准农业生产示范基地1万亩,带动32个乡镇(街道)12.54万农民从事蔬菜、竹荪、花卉种植和生态畜牧业,种植精品蔬菜20万亩,带动农业产业园区农民人均纯收入从2012年的5020元提高到2013年的8400元,促进全县粮经比例从2012年的5.8:4.2调整为2013年的5.18:4.82。
把牢转移就业抓手,催生产城互动效应。突出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强调引进项目的带动就业作用,将产业集聚区的产业功能与城市功能融合起来,促进企业生产生活服务社会化,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带动更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最大化,推动产城有机融合、城乡统筹发展。目前,织金工业园区东伟服装厂、泉州校服厂、华桂钼镍等项目已建成投产,累计带动1万余人实现就业,其中,仅东伟服装厂就解决当地6800余人就业,促进2万名外出务工者选择返乡就业;凯马汽车、东昌物流、煤机装备制造、三甲重工等项目年内将陆续建成投产。这些重大项目为县城老城区、绮陌工业城、三甲新城区“三位一体”的城建核心区提供了坚实的产业支撑,推动形成了产业带动、城镇引领、产城融合的发展格局。(王翠发)